時候,向我道出全部真相。”
韓孺子一驚,他可不知道這件事,忍不住想孟娥到底隱瞞了多少秘密。
“我原諒了你哥哥,因為沒什麼意義了,我已經報仇,失去了一切,殺死孟徹並不能挽回任何東西。”
“‘請收手梟’是什麼意思?”韓孺子問,相比於那些真相,他還是更關心楊奉。
“陛下確信這四個字是楊奉留下來的嗎?”
韓孺子搖搖頭。
“表面看來,這四個字有兩種含義:‘請收手梟’,梟字是落款,所以這是淳于梟對楊奉或者陛下的警告,讓你們不要再追查望氣者;如果是‘梟請收手’,‘梟’字是稱謂,則意味著淳于梟就在宮內,而且有機會看到紙片。”
“太后相信哪種?”
上官太后坐起身,聲音中的那種有氣無力消失了,“含義並不重要,關鍵是誰留下來的,如果是他人,楊奉就是被害死的,陛下要加倍小心,如果是楊奉,那就是故弄玄虛,陛下也要小心,楊奉佈下的局,外人永遠也猜不透。”
韓孺子正是為此而來,已經過去半年了,死去的楊奉比活著的楊奉更讓他難以擺脫。
“楊奉有妻子,太后知道吧?”
“知道,或許我是唯一的知情者,楊奉將妻兒的情況告訴我,一是希望我能在必要的時候幫他們一把,二是用來取信於我,從他第一次向我提供那些該死的毒藥以來,我就防著他,直到他將最為隱密的事情告訴我。”
“他們在哪?”
“我向楊奉發過毒誓,絕不洩密。”
“朕並無惡意,只是想了解楊奉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請陛下原諒,誓言就是誓言,雖然我已經一無所有,還是不能違背,起碼現在不能,請陛下再等一段時間吧。如果楊奉自己策劃了死亡,以他的本性,一定留下了線索,但不會是他的家人,陛下或許還沒有留意到。”
韓孺子想威脅幾句,想了想又改變主意,“這些就是太后所謂的真相?好像沒有什麼新鮮的內容。”
上官太后所說的事情,韓孺子即使不知底細,也能猜到大概。
“真相還沒說到呢。”上官太后變得嚴肅起來,“有人向陛下控告我吧?我能猜到是誰,甚至能猜到背後的人是誰。請陛下明白一件事:圍繞著陛下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不簡單,無一不是權力之爭,陛下覺得今年諸事順利嗎?那是錯覺,陛下正在失去最為重要的權力,這才是真相。”
上官太后要發起反擊,手段與景耀一樣,也是先取信於皇帝。
第四百五十九章 皇帝的寬容
“皇帝永遠是孤家寡人。”韓孺子雖然常常唸叨這句話,卻是第一次向外人道出。
對面的孟娥輕輕地嗯了一聲,又點了下頭。
韓孺子微微一笑,知道孟娥並沒有完全明白,“楊奉曾經對我說過,資訊太多,還不如一無所知。”
“這話有點怪,像是他說的。”
“可世上的絕大多數人都苦於資訊太少,只有極少數人,尤其是皇帝,才能體會到資訊過多的害處。”韓孺子看了一眼摞在桌上的奏章,這是皇帝最主要的資訊來源,也是大臣“矇騙”皇帝的最主要手段。
上官太后久已不參與政務,可她畢竟執掌過朝廷,與大臣明爭暗鬥過,有成功,也有失敗,韓孺子還矇在鼓裡的時候,她已經看出,大臣們正在取得勝利。
若非自身受到威脅,上官太后更願意冷眼旁觀,昨天,她全說出來:“陛下以為宰相是自己的親信,其實宰相是大臣的人,卓如鶴能夠順利地當上宰相,只有一個原因,他取得了其他大臣的認可與支援。”
韓孺子又一次陷入重圍,這回的敵人不是匈奴騎兵,而是自己人。
“太祖在爭奪天下的時候,勇猛無畏,每每在千鈞一髮之際逃出生天,史書上說太祖有神靈保護,未卜先知,乃是天命皇帝。楊奉卻說太祖之所以勇猛,不過是因為一無所知,只能憑靈機一動行事,之所以成功,靠的是運氣。”
孟娥等了一會,說:“照我想來,也不全是運氣,換一個人處在太祖的危急情況下,可能早就驚慌失措,哪來的靈機一動?”
韓孺子笑道:“沒錯,絕不能慌,資訊再多、再怎麼彼此矛盾,也要鎮定,最重要的是,得做點什麼,寧可做錯,也不能不做。”
“皇帝不該無為而治嗎?”孟娥自己也不相信這種事,只是想提出來聽聽皇帝的想法,畢竟這是大楚歷代皇帝的祖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