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醫館看了看,雖然她還是不適應這裡一大堆病人的亂哄哄樣,但還是留在後邊的廚房,給丈夫做好中午飯。
這樣已經讓杜誠又驚又喜了,由於陳惜芳的廚藝的確得自母親真傳,她這一下廚,也是香飄四鄰,在這兒等著診斷的病患和家人也交口稱讚,都說杜太醫娶了個又漂亮又能幹的妻子,真是好神氣。這種讚賞正對了陳惜芳的心思,所以也開始常到醫館幫忙了。
過年前,葉花花十五歲生日也到了,這天也是她及笄的日子,女子十五歲及笄,也就意味著她可以嫁人了。
所以葉花花生日的二天,媒人就上門提親了。這說的是太行米店二少爺何大道的親,媒人自是把何二少爺的人品誇了個天花亂墜,不過太行米店就在京城,對方的真實情況瞞不了人,何大道其人雖不像媒人形容的那樣誇張,但相貌人品是不差,而且也有些經商頭腦,據說被何家老爺向來器重,更勝過其兄長。
葉松夫妻是開通明理之人,雖說婚姻大事講究一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們最希望女兒嫁得幸福,所以還是先徵求女兒自己的意見。
其實葉花花是見過何大道的,太白苑等酒店都從太行米店進貨,這何家二少爺也曾親自過來送貨,葉花花對他印象頗佳。
女兒自己同意了,葉松夫妻便答應了何家,然後就開始為葉花花準備嫁妝,羅莎麗亞本是想把太白苑給小姑當陪嫁的,但葉花花說什麼不肯要,她也知道,如果不是嫂子的太白酒樓等店鋪在京城闖出了名聲,有京城一米店之稱的太行米店也不會和葉家做姻親。
不要店鋪,羅莎麗亞只能在嫁妝上盡做嫂子的一份心意,而且在葉花花還沒出嫁前,儘可能多教她些廚藝。
唐朝有詩言: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諳姑食性,先譴小姑嘗。
可見新媳婦做飯,首先得到婆婆的讚許才是主要的。
有太白苑這樣的女性沙龍在,各家夫人的喜好都容易打聽,據說何家老夫人最喜歡鬆軟香甜、入口即化的白麵點心。
這樣羅莎麗亞就想到了薩其馬這種糕點。於是她指點葉花花做新點心,用雞蛋和麵,切成細條,放入芝麻油炸熟,再將炸好的麵條撈出,拌上用蜂蜜、飴糖、桂花熬好的糖漿,放入木框中壓好定型,於冷卻後切成方塊。
薩其馬原是滿語,在唐朝,羅莎麗亞選用了它的漢文名,“糖纏”。
第一百零二章 太白鴨
貞觀五年,
(公元631年),
二月初一,葉花花正式嫁入何家,這天婚宴的酒菜自然又是太白酒樓包下的,葉青和羅莎麗亞親自帶人進廚房操作,算是還了小姑當初為她下廚辦婚宴的人情。
不知道薩其馬是否能討得何家老夫的歡心,還來不及等葉花花回門打聽訊息,葉青他們又開始忙碌國子監的伙食了。
二月初二龍抬頭,正是國子監入學的日子,太白酒樓在這天早上的卯時前就搬了進來,開學一天的飯菜質量給人的印象至關重要,所以是葉青親自黨勺的。
等報到安置好的學子們中午去食堂打飯時,就看見牆上貼著今天的選單:早飯(大米紅豆粥、糖包、饅頭、五香雞蛋);午飯(米飯、焦溜魚丸、滷豬肝、韭菜炒豆腐絲、蛋花湯);午點(桔子);晚飯(燒餅、蔥油餅、冬瓜鴨塊湯)。
挺豐富,居然還有水果,而且給的飯多,菜裡肉也不少,最重要的是管飽,從數量到質量,就是官家子弟也挑不出毛病,更別說平民家的孩子了。
這一天,學子們對伙食都表示滿意。
然後二天,選單又換了:早飯(豆漿、芝麻醬甜花捲、炸油條); 午飯(豬肉小白菜餡餃子、豬肉蘿蔔餡餃子、韭菜雞蛋餡餃子);午點(山楂糕);晚飯(肉末雞蛋炒飯、海帶氽丸子湯)。
三天:早飯(蝦米雞蛋麵片湯、銀絲捲);午飯(米飯,油豆腐炒肉、紅燒魚塊、黃瓜炒雞蛋、素炒小白菜、冬瓜湯);午點(冰糖紅豆沙);晚飯(三鮮鍋貼、南瓜八寶飯、大骨頭燉海帶湯)。
四天、五天……天天花樣翻新。今天吃什麼?這成了學子們除了學業以外最津津樂道的話題。
外行們吃的滿意,談論得熱鬧,可當菜譜流傳出去,長安居等老字號卻不大服氣,這些菜他們也能做,甚至可以讓學子們吃的更好,為什麼進行偏偏把伙食指給太白酒樓負責,是不是這常去太白苑的官夫人起了作用?
“你知道為什麼進行把國子監的伙食交給太白酒樓嗎?”太白苑裡,盧夫人也在問羅莎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