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你外放到別的州鎮當醫學博士。”不管杜誠明白多少,羅姑娘一定懂他的意思。
果然,羅莎麗亞拉拉杜誠,兩人一起向孫思邈行禮:“多謝祖師伯指點。”
孫思邈點頭,杜誠倒是找了個好妻子。
“對了,如果你外放,不妨去幷州。”對故人血脈,孫思邈仍想多囑咐幾句,“幷州李大總管,與我是舊識,而且我們曾師兄弟相稱,他會照顧你的。”以杜誠的性子,不會奉迎上司,大概只有徐茂公能不在乎這些。
“孫真人和徐茂公是師兄弟?”羅莎麗亞驚訝道,這個歷史上可沒說。
“我和茂公互相討論醫術,所以師兄弟相稱過。”孫思邈微笑,李世績原姓徐,字茂公,這些羅姑娘居然也知道。
“哦。”羅莎麗亞似懂非懂,野史中是傳說孫思邈和徐茂公認識,難道就來源於此?不過徐茂公會醫術倒是確有其事,中國一部由官方主編的藥典,唐朝的《新修本草》就是由徐茂公總監編制的,而是他自己還寫了一本《脈經》,可惜後世都失傳了。
提到徐茂公,孫思邈也是感慨,論對醫術的天份,徐茂公遠勝於杜誠,只是他為官一方,無法懸壺濟世,不過徐茂公鎮守幷州,擋住突厥狼騎,一樣是在濟世救人,自然不能怨他。
世上沒有長生不老之術,孫思邈知道,有一天自己也會離開這個塵世,那自己一身醫術怎麼辦?傳下去不知能救多少人,他動了收徒之念,也曾開玩笑似和徐茂公提過,結果徐茂公幫他卜了一卦,說他日後的衣缽傳人姓孟。
姓孟?孫思邈至今仍未碰上符合條件的姓孟的人,由於當時他是開玩笑提的,所以不清楚徐茂公是不是也在開玩笑,但對姓孟的人,孫思邈是格外留心了。
當然,孫思邈不會只執著于姓孟的人,不管他姓什麼,只要對醫術有心,刻苦好學,最重要是能視人命至重,貴如千金,他孫思邈都願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杜誠宅心仁厚,自幼便學習醫術,根基牢固,做傳人也不錯。只是杜誠家人和事業的重心都在長安,無法與孫思邈一樣四海為家,只能暫時放棄。
……
送孫思邈離開長安後,羅莎麗亞和杜誠默默往回走,不捨的情緒纏繞心頭,兩人一時誰都沒說話。
直到兩人走過一片桑林,“桑椹?”羅莎麗亞看見樹上垂著的紫紅色果實,“我還以為都採完了。”
四月份,古代有喝桑椹酒的習俗,傳能解百種風熱。其做法是用椹汁三鬥,重湯煮至一斗半,入白蜜二合,酥油一兩,生薑一合,煮令得所,瓶收。每服一合,和酒飲之。
所以桑椹成熟後,都被採摘下來,曬乾食用。
杜誠也抬頭看桑樹:“這應該是晚熟的,你看還有青的呢。”他捲起衣襟,開始爬樹,“我給你採點。”
。
第三十二章 桑椹(下)
杜誠經常上山砍柴,採藥,身手熟練的很,羅莎麗亞看他敏捷的爬上樹,先用布條掛了兩文錢當買桑椹的費用,然後採上一小堆桑椹,用衣襟兜好,再敏捷的下樹。
真的好像猴子,羅莎麗亞眨眨眼。
杜誠不知她在想什麼,用溪水洗淨桑椹,然後才遞給她:“走了一路,你一定渴了,吃點果子吧。”
“謝謝。”其實有個體貼周到的猴子也不錯,羅莎麗亞又將桑椹分他一半,“你也吃。”她可沒有吃獨食的習慣。
兩人邊走邊吃,再看著路旁農田耕種的人們。
這裡充滿田園風光,又空氣清新,在這過一輩子,也沒什麼不好,羅莎麗亞微笑。
“羅莎,”杜誠的表情挺慎重,“有件事我想問問你?”
“你說。”羅莎麗亞不知他這是怎麼啦,有些緊張。
“祖師伯說,希望我日後能去別的州鎮當醫學博士,可我仍想留在長安,經營杜氏醫館。”這個念頭杜誠早有了,只是不知該如何開口,今天聽了孫思邈的話,又觸動了他那根神經。
“你是說,不想入太醫署,也不想當醫學博士,為什麼?”羅莎麗亞不解,很多人擠破腦袋都想端上鐵飯碗,杜誠有這個機會卻要放棄?當然,她只是單純不解,只要理由正當,她也可以接受。
“記得我和你說的,我崇拜華陀?”杜誠吐露心聲,“華陀出身士族,卻棄仕途而懸壺,因為他說過,世上追逐功名的人太多了,可是醫術是賤業,沒有人去學,而疾病流行,百姓痛苦不堪,他不願袖手旁觀。”
羅莎麗亞點點頭,在古代,確實只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