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部分(3 / 4)

小說:三國醉龍圖 作者:貓王

一股不安的想法也在眾人的腦海中響起。圓陣與方陣不同,方陣完全的防禦陣型,只要四周的死角不破,此陣便很難破解。而圓陣不同,圓陣可攻可防,沒有死角,但是相應靈活,看到這一幕,周瑜頓時心神一緊,連忙大手一揮,只聽臺下的兩名軍士立即舉起手中的大錘,重重地敲擊下去。隨著“咚、咚、咚”的連竄且節奏緩慢的擂鼓之音響起,左右兩側的蜀魏兩軍頓時露出一絲驚訝,立即開始進入緊張的狀態。尤其是身在兩側指揮台上的司馬懿和諸葛亮兩人,在聽到周瑜的進攻指令後,立即大手一伸,身旁的令旗兵,毫不猶豫的揮動著手中攻打紅色進攻令旗。

隨著令旗的揮舞,蜀魏兩軍陣中,響起了一聲嚎叫,此乃進攻之意。只見在蜀、魏兩軍的陣營中,各自衝出一隊騎兵。不過與之不同的是,之前周瑜在和司馬懿、諸葛亮商議,三軍之中,每軍派遣四員大將,組成四支不同的衝鋒大軍,進攻趙軍的三面。

而今次周瑜在下達了第一擊進攻號令後,司馬懿和諸葛亮緊跟著發號了進攻號令,卻只見兩軍之中,各自只衝出了一騎大軍。周瑜對此也沒有任何的疑問,原來周瑜下令所進攻的擂鼓,乃為一種獨有的訊號。雖然聽起來擂鼓的“咚”聲是連續的,但是如果仔細聽的話,不難聽出,這“咚”的一聲十分緩慢,意欲只派遣一軍之令。

如果是連續兩聲“咚咚”節奏音的話,那便是兩軍出擊,三聲的話自然是三軍出擊,如果是秘籍的咚咚聲響的話,就是全軍出擊。這就是古代戰法之中,各國擂鼓的進攻號令,在配上將旗的指揮方向和顏色,充分表明了我國古代歷史的軍事傑出。

再看魏軍第一個出征之人,乃是一個英氣逼人的獨眼將軍,雖然其只有一隻鷹目,但是其渾身所散發的戰意尤為強烈。其手中的一把馬戰大刀,更是寒光逼人,藉助其主人的氣勢,也散發著一絲霸氣,頗有劈天蓋地之勢。而在整個魏軍之中,擅使馬上大刀的獨眼將軍,除了那大將軍夏侯惇,還有何人?

只見夏侯惇在聽到乙軍進攻指令後,引著麾下千餘人騎兵,毫不猶豫的提著大刀直衝向對面趙軍左部。雖然此刻趙軍的陣型,已經逐漸形成圓陣,但是夏侯惇也準確盯準左側的部位。與夏侯惇同時出征的還有蜀軍大將,只見那將身長九尺,鬢長二尺,面如重棗,唇如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跨坐一匹赤兔寶馬,手提一把青龍偃月刀,正是蜀國大將關羽關雲長,人稱萬人之敵,世之虎臣也。

關羽幾乎與夏侯惇一同策馬飛出,同樣引著一支千騎精銳,乃是蜀軍飛羽騎中的羽騎一部,整個騎兵一路緊緊跟隨著關羽,直衝著趙軍大軍的右側部位衝去。

如果只予以蜀魏這兩支千餘人兵馬,就想要衝撞趙軍二十餘萬大軍,將其擊散的話,那就說明趙軍實在是太弱了。想必魏蜀吳三軍,也不會傻到的就想用這點人馬,去衝擊趙軍的軍陣,就算是想要做出試探性的攻擊,也未免有些太過牽強了。

果真,就在夏侯惇和關羽二人,各自引著本部騎兵,從大軍之中衝鋒出去百米之遙時。只見周瑜再次揮手,伴隨著兩聲擂鼓作響,又有兩支騎兵從蜀魏大軍之中衝了出來,緊跟著前門夏侯惇和關羽的兵馬的步伐,直朝著趙軍圓陣的左右兩側衝擊而去。

從這兩支衝出來的兵馬將旗上來看,魏軍的乃是曹字將旗,而蜀軍的是張字將旗。就如今曹魏兩軍所僅存的兵馬來看,今次能夠擔當此重任的,只有魏軍的曹仁和蜀軍的張飛二將了。曹仁所令的騎兵乃是清一色的黑色裝甲兵馬,看起來一身的殺意肅氣,顯然就是魏軍騎兵精銳虎豹騎。

不過與剛才夏侯惇所引領的黑色裝束騎兵不同的是,夏侯惇引領的是虎豹騎裝甲,明顯看起來比曹仁所引領的兵馬,要沉重嚴密的多。就連戰馬也要比曹仁所引領的兵馬,看起來高大壯實一些,這正是因為,夏侯惇所引領的騎兵乃是虎豹騎中的虎騎,而曹仁所引領的乃是虎豹騎中的豹騎,虎騎為重騎兵,豹騎為輕騎兵。

而張飛所引領的騎兵,與關羽所引領的那支兵馬來看,除了裝束有些差別外,並無太大的明顯出處。此乃是蜀軍飛羽騎中的飛騎,是劉備最初從趙軍騎兵和魏國騎兵中,所萌發的念想。予以傾國之力,打造的兩支騎兵,分別交由自己最信任的兩個虎將手中,為了騎兵的名字聽起來強大一些,所以予以關羽和張飛兩人的名字來命名。

而就在張飛和曹仁同時出擊後,周瑜再次發號了軍令,魏軍的張遼和蜀軍的姜維一同引著騎兵開始出征。如此一來,蜀魏兩軍,前後一共有六支騎兵,分別從左右兩翼出發了,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