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裡的人,下至三歲的小孩可是都知道燃燈的。姑娘卻不知,不是外地來的是什麼?”
挽碧:“……”
她不瞭解就是外地來的啊……
“這燃燈的習俗由來已久。”大爺伸手捋了捋自己的鬍子,不知道怎麼就起了講解的心思,“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挽碧抬頭細看,才發現那些懸掛著的原來真的不是花燈,因為上面描繪的圖案並不是花朵,而就是大爺口裡說的“果品,鳥獸,魚蟲”,燈籠上還有各種筆跡的“慶賀中秋”字樣。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樹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
大爺笑,“姑娘,你要不要也買一盞回家裡掛著?雖然是外地來的,但是入鄉隨俗,跟著湊一湊熱鬧也挺好的。”
挽碧:“……”
這位大爺為什麼非要強調她是外地來的……
賣燃燈的大爺巧舌如簧,挽碧到最後的時候還是提著一盞上面描著紅色鯉魚的燃燈離開。
隨著人群不斷的往前走,不知不覺間,便走到了河邊。
挽碧避開層層的人牆,終於找到一個人群還算是比較少,地勢又高一點的地方,在那裡站著,她可以清清楚楚當看到河面上的燈船。
那些燈船裝飾華美,上面還掛著很多漂亮的燃燈。
隱隱約約的,挽碧聽到了一些絲竹聲。
不但如此,她還看到了那燈船上有少女在跳舞的身影……
身邊也漸漸的起了些議論聲。
“這樣的燈船,要是有朝一日我也可以上去待一晚上就好了……”
“你想去?你是有權還是有勢啊?”
“哎,這位仁兄說的什麼話,我感嘆一下都不可以嗎?”
“可以可以……”
“這揚芳樓也是厲害,辦這麼的一艘燈船,放出噱頭說,能請上船的都是國都城裡的厲害人物。你說,就算是不為那些美人兒而去,能被邀請,也是一種對地位和財富的肯定啊……”
“這揚芳樓也是個會看臉色懂人心的……”
“做生意沒點手段能行嗎?再說了,她們本來擅長的就是那一行……”
“也是這麼的一回事……”
“說這些做什麼?不說了不說了,難得投緣,我們一起去喝一杯吧。”
“不了不了,我還要回家去看菜圃呢……”
“看菜圃?哈哈哈哈……還好我家菜圃前幾天重新翻種了,現在菜圃裡沒菜也沒蔥,不用守著……”
“也不是吝嗇那幾顆蔬菜幾顆蔥,只是每年都有女子翻牆的時候摔傷……”
“人家摔傷了,你想及時送藥,來個英雄救美是吧?哈哈哈哈……那我就不留你了,祝兄弟你今晚抱得美人歸。”
“……”
議論聲漸漸遠去,挽碧挑著手裡的燃燈,慢慢的往回走。
抬頭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已經快要接近中天了,也不知道裴瑾之和竹葉從宮裡回來了沒有。
走過夜街,挽碧慢慢的走在回裴府的路上。
想比夜街來說,她現在走的這一段路冷清得很,但是每家每戶面前都懸著燃燈,或多或少,有的一盞,有的好幾盞,有的人家甚至把家門口的那棵樹,粗大的樹枝上全都掛滿了燈。
燃燈的光從樹木華蓋的葉子縫隙裡穿出來,整棵樹都像是會發光一般的好看……
挽碧站在路上正看得愣神,突然聽到一個小小的聲音在自己的背後響起,緊張兮兮的,“那個手裡拿著鯉魚燃燈的姑娘……”
她回過頭去,看見一個姑娘正站在一堵院牆前,在她的旁邊,還放著一張小凳子。
那個姑娘正朝她起勁的揮著手。
挽碧有些不大確定,伸手指了指自己。
那個姑娘使勁的點了點頭,小聲道,“沒錯,就是叫你。”
挽碧走過去,“姑娘你認識我?”
那個姑娘認認真真的看了她一眼,搖搖頭,“不認識。”
“……哦。”
“那你叫我來做什麼?”挽碧不解。
那姑娘緊張兮兮的抬頭往上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