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笑道:“陛下,你錯了。蜀漢雖然田地荒蕪,但是畢竟是天府之國,地大物博,蜀中之地,能夠出產我東吳所沒有的東西,將這些東西用低價買入,再拿到東吳的土地上賣,那麼就能夠賺取不少的差價。
而我東吳的物品,也並非無人購買,蜀中雖然遭災,但是卻也有富人的,蜀中的官宦,最喜我東吳的商品,東吳從這些人身上,也能夠賺到錢。
商人們因此而賺得盆滿,而我東吳,也能夠從商人們貿易的稅收上獲取不小的利潤,這可謂是雙贏之局面。”
曹丕又道:“起初,朕以為東吳資助蜀漢,是因為不忍心讓蜀中的百姓餓肚子,今日一聽,倒像是唯利是圖一般。”
楊林笑道:“主公所說,只不過是冠冕堂皇罷了,事實上,我東吳資助蜀漢,也是出於利益考慮的,天下沒有絕對的朋友,只有絕對的利益,只要是有利可圖之事,便是可以去做的。”
楊林的回答,令曹魏的臣工們頗為詫異,這位東吳長史,竟然在官方場合說出這樣的話來,他能夠代表東吳的主公嗎?他要為自己的說法負責嗎?
曹丕的臉色微沉,道:“既然如此,那麼東吳依附於我曹魏,也是出於利益的考慮嗎?”
楊林坦然道:“自然也是如此,和蜀漢比起來,曹魏要大上一倍,其資源,也是蜀漢所不能比擬的,若我東吳能與曹魏通商,自然是極好之事,若是無法通商,那麼就算是雙方無戰事、不動干戈,對於我東吳,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無論是曹丕,還是曹魏的臣工們,對於楊林的回答都無話可說。
分明是自私自利的話,但是楊林卻說得理直氣壯,而他的回答,也恪守住了底線,因此,曹丕也不能對楊林的回答發難。
站在曹魏臣工末端的司馬懿,也清楚的聽到了楊林所說的話,司馬懿感嘆,楊林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他這張嘴皮子,若非如此,只怕以楊林的立場,是根本不敢自告奮勇前往曹魏出使的。
第三十五章忠告
不過楊林隻身前來曹魏之境,定然是有其目的的,只是司馬懿並不知道楊林的目的何在。
只聽得楊林說道:“陛下,東吳在商貿中謀求利益,只是為了使東吳的民眾能夠安居樂業,此是有利於民眾之事,不過,東吳能夠恪盡道德,但普通的民眾,卻是不行的。”
楊林所言,看似轉移了話題,卻又和之前所說的話息息相關,於是曹丕頗為感興趣,問道:“尊使所言,朕聽不太懂,還請細說。”
於是楊林又道:“官府謀利,在於造福於民,但普通人謀利,卻是為了自己的好處,這正是人性中自私的存在。在東吳與蜀漢的商貿中,商人們因此而賺了一筆,但是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商人們為了鉅額的利益,而不顧道德和倫理,將禍害帶到其它地方,還請陛下明察。”
曹魏的諸臣盡皆覺得詫異,原本是程昱對楊林故意的刁難,怎麼在兩三句話之後,就突然變成了楊林對曹魏一方的忠言了?
楊林見眾位大臣都屏住了呼吸,知道已經是自己說話的機會了,他也不含糊,徑直說道:“陛下請耐心聽在下講來,商貿之事,簡單而言,就是將低價的物品購入,再以較高的價格賣出去,昔日范蠡、呂不韋等先賢,就是以囤貨居奇的方式,眾人皆賣之時,我買入,眾人皆賣之時,便賣出。如此一來,其利可觀,雖然惹人眼紅,但也不失道德。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將東家有的東西,賣給沒有此物的西家,這就好比東吳和蜀漢,東吳的商人們。將東吳出產的物品,賣到蜀漢去,蜀漢的民眾一見稀奇,便立即搶購一空,這也是一種取得利益的好方法。
但是,人的貪慾卻是無法填滿的,商人們更是如此,雖然我東吳大部分的商人是恪盡守法之人,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作奸犯科之人,想要逃過我東吳稅收之人。也大筆存在,也有見他人謀利多,而自己謀利少的眼紅者,這些人,難免會做出一些鋌而走險之事。
想我東吳與曹魏之間,本並無官方的買賣手段,但是東吳的商人們,卻因為利益的趨求,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便私自在東吳與曹魏之間進行走私,此是私利,於曹魏和東吳,卻是無益的。還請陛下查之。”
楊林的幾句話,曹丕便聽明白了,道:“尊使指的是那些販賣大煙的商人吧?的確,關於此。朕也有耳聞,現在,大煙已然遍佈魏境。倒也無傷大雅。朕以為,兩家官方的商貿雖然未行,但民間私下的交流,倒是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此增益情趣,倒也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