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要軍隊進攻東吳的事情,最終沒有能夠成行,而他自己所密謀的又一件大事,卻在緊鑼密鼓的運籌著。
建安二十一年,六月。
就在曹丕剛剛接任曹操的位置的三個月之後,曹丕就逼迫漢獻帝禪位,改國號為魏,改元黃初。
興盛了四百年的漢朝,終於走到了歷史的終點。
訊息傳到四方,四方百姓都議論紛紛。
曹丕的行為,雖然是改國異號,但是卻是走的禪讓的途徑,讓天下人都認為,漢獻帝是主動將皇位讓給曹丕的,這是為了天下百姓的安康,並非是被曹丕所逼迫。
因此江北一帶的百姓,對於漢獻帝的退位,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要安安生生的過好自己的日子便可以了。
不過在東吳方面,群臣們卻是議論紛紛。
張昭道:“曹丕倒行逆施,名義上是獻帝禪位,但實際上卻是他所逼迫的,如此不誠之人,怎麼能夠登上九五之位,依老臣之見,應當立即出兵北方,將曹丕從皇位上趕下來,恢復漢家天下,這樣,主公便能成為漢室的大英雄,從此富國榮華享之不盡。”
“……”
張昭的此等建議,孫仁卻無言以對。
張昭畢竟是老臣,他的諸多觀念,顯然是有一些迂腐了,因此孫仁也不好去責備他,而是詢問群臣的意思。
只聽得魯肅說道:“主公,後漢不足以興盛,是因為**滋生,因此,曹丕篡漢,也並不為過,對於天下百姓們來說,能否過上好的日子,才是他們最為關心的,至於坐在龍椅上的人究竟是誰,他們又何必去過問呢?
依微臣之見,我東吳可對此事不聞不問,若劉備想要出兵征討曹丕,那我東吳只管借錢糧於他,任憑劉備和曹丕拼的你死我活才好!”
對於東吳來說,是否忠於漢室,這倒是有所說辭的。
比如說,東吳私造貨幣,這對於漢室來說。就是一件等同於忤逆的事情,連這樣的事情都做得出來,東吳方面又怎麼會被曹丕篡漢的行為所激怒呢?
反倒是劉備方面,他身為劉皇叔,自然對漢室是忠心耿耿,一旦漢獻帝被迫讓位,那麼劉備定然會有所行動。
對於東吳來說,雖然出兵江北欠缺理由,但是劉備的理由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