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他實實在在的看見了番薯這種農作物,並且親自品嚐之後,他才敢親口答應楊林!
張紘道:“也罷,承蒙楊兄弟看得起我這把老骨頭,老夫現在病入膏肓,自知命不久矣,已不能帶兵打仗,也不能為主公出謀劃策,不過借用一下老夫的人脈,將楊兄弟你所說的農作物推廣下去,這樣的事情倒是能夠做到的,楊兄弟,你就放心吧,這件事情,就包在老夫的身上了!”
得到了張紘的承諾,楊林自然非常的高興,忙恭敬道:“如此一來,不才就多謝張大人了。”
張紘道:“楊兄弟不必多禮,這乃老夫分內之事。”
張紘身為吳臣,但凡是利國利民之事,他自然都不會推脫。
他以抱病之身,想再為東吳做點事情,不過許多事情卻也無能為力,只有這推行番薯的種植一事,他倒是力所能及的。
無論是為國還是為民,張紘都不會推脫楊林的請求的,正如楊林所說,農業才是國之根本,在亂世之中,這樣的原則依然適用,比起率領大軍去攻城略地,倒不如安安靜靜的發展生產,使國家強大。
如此一想,張紘才知道,楊林建議孫仁暫時不對外用兵的道理了……
第三章借兵
春去夏至,建安十四年的東吳,在平靜中穩步發展。
朝中相安無事,雖然眾將眼饞劉備軍在荊州攻城拔寨,但見主公孫仁確實沒有進兵的意思,也就打消了繼續勸說主公的念頭。
在得到江南四郡之後,劉備的目標,便轉移到了江北的南郡和襄陽,這兩座城池都是在赤壁之戰前失去的,劉備身為劉琦的義父,自然要為劉琦重新奪回這兩座城池。
不過曹操已派名將曹仁鎮守南郡,又調派了兩萬守軍,劉備想要奪南郡,並不輕鬆。
於是劉備派使者向東吳求助,所派使者為劉備的小舅子麋竺。
麋竺能言會道,一見到孫仁,便恭敬道:“屬下奉劉皇叔之命,特向東吳孫將軍請安,赤壁一戰,多虧孫將軍率兵抗曹,才保全了荊州血脈,今劉皇叔不忘舊恩,定要奪回昔日劉景升所轄領土,以全忠義,但皇叔不敢忘東吳出兵之恩,雖佔有江南四郡,但想南郡應讓與東吳,此次特派屬下來,求孫將軍出兵南郡,劉皇叔定會盡力協助的!”
麋竺一番話,全是虛情假意,分明是想向東吳借兵攻南郡,卻還說得是替東吳打江山一般。
群臣聽得憤憤不平,而軍中諸將,更是火冒三丈!
程普道:“麋先生好生不通情理,若不是我東吳出兵,你荊州劉氏,只怕早就死在曹操的大軍之下了,可是你們卻事先不知會我東吳,佔了那江南四郡,現在又求我方出兵南郡,明裡說是為東吳攻城,實際上,誰不知道劉備是想自己獨吞。”
甘寧也道:“劉備這個大耳賊,只會坐收漁人之利,只怕他得了荊州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我們東吳了!”
面對眾將的質問,麋竺也並不慌張,道:“孫將軍,劉皇叔言辭懇求,出兵荊州之地,只是為了替劉琦公子要回本該屬於自己的土地,待荊州收復之後,劉皇叔必將不再過問荊州之事。”
麋竺的話,自然是向著孫仁說的,而現在的孫仁,已經有了主公的威儀了,在朝堂之上,她半閉著眼睛,一副不太搭理人的模樣。
直到麋竺將好話都說盡了,她才緩緩說道:“麋先生,劉豫州想要奪南郡,卻怕無法戰勝曹軍的大將,所以向我東吳借兵,這些事兒,不需要拐彎抹角的說,如今孫劉聯盟,共同抗曹,想要借兵,只需說一聲便可,孤倒是想問問,劉豫州究竟想借多少兵士?”
見孫仁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圖,麋竺也不含糊,徑直道:“兩萬即可。”
孫仁又道:“那孤就借你兩萬兵馬,又派甘寧為將,讓劉豫州調遣,如何?”
麋竺一驚,沒想到事情如此的順利,當真是出乎自己的預料。
甘寧不滿,道:“主公,末將若是為東吳而戰,萬死不辭,但若是為了劉備那賊子,末將不願領兵!”
甘寧意氣用事,孫仁便勸道:“甘將軍,你久不帶兵,只怕生疏了,這一次,孤正好讓你去南郡歷練歷練,等回來後,孤自有重用!”
此言一出,甘寧立即熄氣了。
如今甘寧是待罪之身,曾參與了周瑜主導的逼宮奪權之事,幸蒙主公不計前嫌,讓他降職留用,原本一直戰戰兢兢,但是當他聽到主公說,將來會重用於他,甘寧哪裡還會有半點怨言?
於是甘寧領命,麋竺也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