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陽是三二年初回國,剛剛打好淞滬之戰,日本人正是耀武揚威的時候。他這時候回國,確實說不上是個好時機。
後來又經歷了失敗的營救計劃,不但沒有營救回蘇州監獄的中央政治局的惲代英,連帶著劉先河的身份也暴露了。這樣一來,只能帶著一部分鋤奸隊的人員轉移到了太湖上。
李家莊才是曾一陽的軍事生涯開端。
和其他蘇聯留學來的同志不一樣,曾一陽打仗根本就是天馬行空,打到哪裡是哪裡。有點像是失去了根據地的游擊隊,今天不知明天命。可就是這樣的一支小股部隊,一路走來,往往都能夠踩到國民黨軍的命門上,才一個多月的功夫,就聚集了六七千人。
連帶著,中央蘇區也不得不給了曾一陽一個軍的番號。
這是第二次,中央主要領導,放下手頭的工作,只為了迎接曾一陽的到來。這樣待遇,即便是政治局常委,也從來沒有享受到如此容重的接待。
騎馬時間長了,渾身就難受,曾一陽吊著個肩膀,身體有些僵硬的騎在馬上。僅僅三天,他就將所有的遊山玩水的性質都累沒了,反而累的跟死狗一樣。德國的這兩年,運動的少了,也沒有行軍打仗的那種緊張勁頭,曾一陽感覺整個人都像是生鏽了一般,稍微動一動,就很容易疲勞。
頭頂烈日,很容易犯困,可就在他迷迷糊糊之中,看到遠處一個小山崗上好像有一群人,而且土崗周圍都遍佈了崗哨,拿起望眼鏡一看,感覺像是大人物出行。
“這不會是中央那個領匯出來巡視吧”曾一陽不由得想到。催促馬匹,跟上了走在他前面的幾個馬身的葉劍英,忍不住問道:“葉叔,前面路邊的土崗上好像有人,我看到他們好像都在往土崗下面的路上走,那位領匯出來巡視吧”
葉劍英看了眼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