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就是這火槍的彈丸,因為數量有限他只好讓毛春和李善勝師傅加緊趕造,需要多少人手只要他們開口,由他來安排就是了。
儘管這樣,也頗費周折,因為趕造彈丸需要的不僅是能幹活的人,也得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熟悉,才能上手,不然的話,就像李善勝師傅前段時間所經歷的一次災難,因為一不小心,在調配火藥時弄出了火星,結果整間房子都被炸上了天,要不是當時他不在場那損失可就大了。
饒是如此,還損失了大量的原料,後來吸取了教訓後,趙澤提議進行分段作業,每一步驟都在不同的房子裡進行,防止發生意外,這樣一來火藥彈丸一項才算慢慢走上正規。
不過那槍管一項還是有待改進,毛春正絞盡腦汁想辦法,本來問過趙澤新增點什麼礦石好,趙澤兩眼一抹黑,只說據祖父講這槍管材料需要鐵礦、鎢礦、鎳鉻礦,反正是幾種礦石放在一起經過反覆淬鍊,得出精華後再透過燜火技術澆築成形,對了就算槍管做出來了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槍管內必須拉出幾條螺旋的弧線,也叫來復線。
毛春聽得雲裡霧裡,頭都大了,心說什麼鎢礦、鎳鉻礦,某沒聽說過,不過按理來講應該是一種難得礦石吧,這個倒是好解決,某多派些尋礦的成手進山,多說七八日就能尋到這樣的礦石。
這個槍管材料問題終於澄清後,毛春又對那個什麼來復線的產生了疑問,因為從未聽說過,所以得問個明白透徹。
趙澤告訴他說,這來復線其實就是膛線,這槍管造出來後得在裡邊刻出來四條右旋的凹槽,凹槽從頭連到尾,形成一條弧線,這就是所謂的膛線了,還有這凹槽不易太深一般來講一顆小米粒深淺即可。
毛春一一用筆記下,然後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槍管無非是發射彈丸所用,需要費時費力弄出凹槽來嗎,更何況冷卻後的槍管堅硬無比何以刻出來復線?”
趙澤打了個簡單的比方,取出兩隻箭,一隻有羽、一隻沒羽。讓一個弓手張弓搭箭射向遠處,落地後叫人量一下哪個遠。
毛春一看,頓時明白了,說道“這來復線難道能讓彈丸射得更遠,某說的沒錯吧”
趙澤回答正是,毛師傅你想想辦法看看用什麼工具能夠在這槍膛內拉出來複線,這可一件大功啊,日後您老就是咱大宋火槍達人了,只要您老在沒人敢稱天下第一。
毛春禁不住趙澤的吹捧立刻接下這個重任,回作坊後開始鑽研起來。
忙完這件事後,周夢得又交給趙澤另一個任務,將鄆城縣內活著的人口登記造冊,除去老弱婦孺還有多少精壯之士,可以招募多少加入梁山大軍,當然這個時候不再吸納教徒,起因是趙澤和公孫鶴向周夢得提議,目前的拜王母教貴在精不在多,更何況現在鄆城也沒有太多的人可以招募,都是些傷病未愈之輩,想叫他們加入得先治好他們身上的傷寒。
周夢得一想也是這個道理,既然如此就先這麼辦吧,趙澤派人登記造冊鄆城存活的人口,方便來日掌管並維持平日治安,公孫鶴派人籌集糧草,看管軍械,他的人馬晝夜巡城保證鄆城的安然無事。
定好計劃後,趙澤和公孫鶴便告辭出了縣衙,分頭去忙自己的事了。
趙澤的差事倒是簡單的很,經過這場傷寒後,鄆城活著的百姓所剩無幾,掰著手指頭都能數過來。經過他親手錄名後,數了下鄆城至今有82名倖存者,其中六十人為男丁,我下的二十二人為女丁。
男丁之內可戰者五十人左右,餘者都是老弱病殘。女丁乃是僅存的三個大戶人家的家人。這三戶人家乃是:知縣父親張老爺家、本地郎中劉半仙家、吹雪書坊的西門家。
要說這三戶人家裡頭,趙澤已經認識了兩家,那就是張文知縣一家和郎中劉半仙一家。
說道張文張知縣一家,這個趙澤來到鄆城的頭一天就見過了,因為大軍進城那會,一隊魯莽的軍兵闖進了張知縣家中,還將那張知縣一家老小從自家府中趕了出來,這個不打不相識,周夢得還不想做得太絕,留張文在那做擺著可以安撫人心。
接下來是劉半仙一家。劉家夫婦在鄆城傷寒最為嚴重的時候,逃上了梁山,劉半仙的渾家黃氏跟李漁的渾家本是同宗的表姐妹,因此,才得以進山躲避,算是借了李漁的光吧。
要說李漁的渾傢什麼時候上的山,咱們再稍微表上一表,且說李漁跟隨趙澤上山後成了趙澤的管家,當他知道趙澤的另一個身份是朝廷的大官後,更是死心塌地要一心追隨趙澤了,這可是千載難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