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3 / 4)

小說:長嫡 作者:誰與爭瘋

入長樂侯府。”崔貴妃亦是被崔家的人,在先帝的笑臉下,被迎入了洛陽魏王府中。

太后臉上露出笑容來,嘆了口氣:

“你是個聰明的孩子。”

正是因為當時的窘境,所以那時代表了江南的四族之一謝氏,才嫁入了長樂侯府。

她的婚事初時看來只是傅其弦撞了大運,可實則這一嫁,帶來的是謝家面對皇帝所願付出的誠意。

那時謝氏與傅家結的兩姓之好,使得江洲謝家為了朝廷人才而付出了一些努力。

那一年江南有不少才子前往洛陽應試,解了朝廷當時的燃眉之急。

第四百六十一章 若有

只是這些士子的到來,對於大唐,不過是杯水車薪。

而之後青河崔家送了當時還不是貴妃的崔氏進入洛陽之中,山東士族才開始漸漸放鬆了對朝廷的防備與畏懼。

北方崔氏及南方謝氏對朝廷態度的改變,代表了南北雙方四姓與朝廷之前試探性的接觸,使得不少人對於局勢呈觀望的態度。

江洲謝家、青河崔氏對於天下士子有如此大的影響力,這在使當時的先帝在長舒了一口氣的同時,新的憂慮又湧上了心來。

正如先帝所說的那一句話:打得下江山算什麼,能治得了江山,坐得穩江山才算是真行。

“那幾年,皇上還年幼,跟在先帝身邊,曾親眼目睹過局勢的情況,看過先帝壓力重重,興許是那時,對皇上的影響很深。”年少時的嘉安帝便有壯志,他是先帝第一個兒子,盼了多年才得來的,視若掌珠一般,先帝對他期望很高,親自帶他在身邊,手把手教其政事。

與大臣議事時,也不避他,甚至有意的還會考他對事情的見解。

那個時期正處於先帝對世族既恨且又無奈不得不妥協的時候,每一次先帝的嘆息與擔憂,都曾被嘉安帝看在眼裡。

這些對他影響很大,治理大唐多年,內憂外患仍在。

朝內人才缺失,哪怕有謝、崔兩姓的努力,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太祖當年的舉動,實在太過急切了。

太后說到此處,又咳了兩聲:

“先帝去後,他登基為帝。”說到此處,太后笑著問傅明華:“元娘,你說說,皇上是怎麼樣的皇上呢?”

傅明華秀眉微蹙,沒有說話。

這樣的問題,太后問得,她卻是答不得的。

嘉安帝是個什麼樣的人,自有後人來評論功過。

太后見她不出聲,也不以為然,臉色慘敗,又咳了兩聲:“太祖呢?”

傅明華便道:“太祖開國,為大唐打下不世之基業,自是英明神武。”太祖去世至今,不少書籍及當時舊人,仍對他讚譽有加,他大定天下,使百姓免於戰亂之苦。

他善於用人,重視納諫,在太祖時期,名將勇士倍出。

又重視文學,設科舉制,功勞難以一一述說。

太后便又輕聲的笑了起來,有氣無力的:

“可是太祖如此英明,為何對於當初皇上與容妃之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

她又握緊了傅明華的手,含笑道:“那時的郭家,可是功臣,酉陽王妃可是救過我一命,救過皇上一命的。”

太后說到此處,傅明華渾身緊繃。

一直以來,皇上與容妃之間,便頗受詬病。

當初強奪容妃,使容妃進宮之後,十數年如一日的寵。

甚至容家也因此而飛黃騰達,當初在太祖屠刀之下,僥倖留了根在,而後因為容妃的得寵,逐漸發展為名門旺族。

太后與傅明華說的話,讓她彷彿摸到了一個重要的關鍵點,她身上寒毛直立,顫粟自腳底生起,讓她整個人都輕輕的顫抖。

只是太后卻沒有給她太多思考的時間,緊接著又道:“大唐初期,國庫空虛,百廢待興,朝中人才缺乏。元娘,你可知道,太祖打江山,原因為何?”太后聲音沙啞粗礪,傅明華又拿了水,餵了她兩口,她長哼咳了一聲,才好了許多。

這件事情傅明華卻是知道的。

“當初在酈苑中時,曾聽中書令杜老相公說過。”傅明華側頭去放水杯,她年紀雖少,但氣度芳華,儀態出眾,端雅之餘卻又不失少女的嫵媚。

轉頭時能看到細白如瓷的側臉與秀氣的唇鼻,下巴的線條柔和,是個秀麗絕倫的佳人。

她身上有這個年紀的少女所沒有的鎮定,太后的談話不會使她欣喜若狂,所說的內容哪怕是驚駭,也不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