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3 / 4)

小說:長嫡 作者:誰與爭瘋

天,傅明華便敢這樣做,長此以往,豈非崔氏的人都要遭其羞辱?

一旁小祝氏看了她一眼,她勉強笑了笑,一連深呼了好幾口氣,傅明華出來時,大祝氏的臉色才緩和了許多。

“久候了。”

傅明華由碧藍扶著坐下了,笑著說道。

第六百二十三章 不意

謝、崔二氏的人早早起身迎接,聽了這話便福禮:“哪裡。”

“我近來也時常夢到太后,想她昔日音容。”傅明華嘆了口氣,一句話說得大祝氏及崔氏一干人等冷汗涔涔。

經過剛剛傅明華要強留大祝氏所說的話,崔家的人此時已經回過味兒來了,與她談及早逝的崔貴妃,怕是於己沒有絲毫好處。

“太后曾說,崔家教女極嚴,禮儀規矩,都是我大唐楷模。”

大祝氏聽她如此誇獎,心中有些不好的預感,急急忙忙便要開口:“娘娘太……”

“我昔日也曾見過十二表妹,如今又見三位表妹,禮儀出眾,年紀小小,規矩卻不出半分差錯。”傅明華像是沒聽到大祝氏的話一般,含著笑意打量了崔氏三位小娘子幾眼。

她目光之下,崔家的人渾身緊繃,各個如臨大敵似的。

“哪能得娘娘如此誇讚,若說天下楷模,必定以娘娘為先。”

大祝氏勉強笑道,傅明華便抿了抿唇,溫聲的問:“十五娘可曾訂下婚事了?”

一句話使得大祝氏眉梢緊緊一皺,傅明華接著又道:“義興王府杜老相公深得太祖看重,建元年時便任中書令至今,德高望重,我曾聽說,他的府中有嫡孫……”

大祝氏只覺得汗流頰背,將內裡的貼身衣裳都浸溼了。

此時的她心中驚怒交加,沒想到傅明華會如此說。

燕追登基為帝,後宮裡卻沒有崔氏女。

新皇身體裡都流著崔氏的一半血,自然此次大祝氏領了三個小娘子進洛陽,是有些想法的。

當日大謝氏腹中所出的崔十娘不受崔貴妃所接納,說拒便拒了。

後來又精心養了崔十二孃,燕追仍是不喜歡,回頭便將十二孃另外嫁了人。

如今十五娘幾人都不差,容貌明豔,乃是崔氏竭心盡力培養所出。

可傅明華話中意思,卻像是因為杜玄臻為大唐鞠躬盡瘁,而拿崔氏的女兒賜婚似的。

擺明就是使崔家為他人做嫁衣裳,大祝氏又怎麼肯呢?

更何況四姓向來不與外人結親,哪怕聯姻,必也有所求。

可是杜家空有義興王府封賜,可明眼人都瞧得出來,杜玄臻之父杜正已經是耄耋之年,若他一去,爵位落至杜玄臻身上時,便降一等,食邑也少些了。

杜玄臻當年入朝為官,權勢是大。

但崔氏的人並不看重這個。

崔家唸書的人不少,只是崔氏子弟不屑於在此時入朝為官罷了。

中書令雖官拜三品,但在青河的人眼中,實則底蘊太低,配不上崔氏的。

尤其是杜玄臻如今年紀老邁,一朝天子一朝臣,燕追登基之後,已經不大重用他了,將來的杜氏一門,最多也不過就是富貴閒人罷了,入朝為官,又能官至幾品呢?

讓崔家精心養育的小娘子嫁進義興王府,大祝氏又怎麼甘心呢?

她對於傅明華提出這樣的建議,心中當真是又驚又惱的,連忙便起身跪了下去:“求娘娘收回成命。”

大祝氏低垂下頭,忍氣吞聲:

“不瞞您所說,十五娘幾人早就已經與江洲定下了親事,此次領入洛陽,只是因為她們幾人貪玩好耍,惦記著洛陽,想見娘娘一面,又想拜祭太后罷了。”

傅明華似笑非笑,目光落到了小祝氏身上:

“哦?”

她年紀還小,才不過虛十八之數。

小祝氏是傅明華外祖母,年紀也比她大了許多。

可此時在傅明華注視之下,小祝氏卻不由自主後背一麻,心中苦笑不止了。

這會兒青河崔氏的人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跟,當日主意打得太多,如今甚至牽連到江洲的人身上了。

宮中的人對於世族是個什麼樣的態度,怕是明眼人都瞧出來了。

她一時之間心裡說不出的苦悶,當日趙國太夫人臨去之時,為了保住謝家,曾拖著病體,親自寫了封家書託人送到了傅明華手中。

她老人家如此費心盡力,只是為了保住家族,以退為進,知曉此一時、彼一時的道理,明白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