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1 / 4)

小說:品三國 作者:津鴻一瞥

罰����勢啡���鞍蘢唄蟪恰薄�

易中天:

我們知道,丟失荊州、關羽陣亡的前因是關羽攻打襄樊。如果關羽不攻打襄樊,那麼呂蒙和孫權雖然早就有了奪回荊州、消滅關羽的這個想法,他是沒有機會實施的。因此,我們要檢討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發動襄樊戰爭?我們先得把這個問題弄清楚。

而這個問題呢,又牽扯到三個小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誰決定打襄樊?

對於這個問題,史學界也有不同意見。有不少史學家,包括我一再提到的張作耀先生在內,都認為是劉備和諸葛亮決定或者授意的。張先生的說法是,關羽在劉備、諸葛亮的授意下發動了襄樊戰爭,戰爭發動以後,劉備和諸葛亮又既沒有配合行動,又沒有配套措施,也沒有給關羽增援,還沒有給關羽派去強有力的輔佐人物,以至於導致了這一場戰爭的徹底失敗。因此,劉備、諸葛亮難逃其咎,這是一種觀點。第二種觀點呢,以何茲全先生為代表。何先生的說法是,關羽攻打襄樊,似乎事前沒有和劉備、諸葛亮商討,也就是說這是關羽的自作主張。

我個人傾向於贊成何先生的意見,因為我們在《三國志》上查不到劉備或者諸葛亮授意、授權或者命令關羽攻打襄樊的任何記載。這麼大一件事情,如果是劉備下的命令,或者說是諸葛亮向劉備的建議,應該是有記載的。所以我傾向於認為,襄樊戰爭的發動是關羽的自作主張。但是,劉備聽之任之,沒有反對。因為劉備如果反對,也應該有記載;或者劉備根本就不同意、強烈反對,關羽就打不了這場戰爭。所以估計劉備的態度是聽任,或者是默許,甚至是贊成,只能這麼推測了。因此,劉備對此也應該負責任。

那麼諸葛亮有沒有責任呢?沒有,諸葛亮沒有任何責任。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諸葛亮不是劉備集團軍事行動的決策人。雖然諸葛亮現在已經擔任了軍師將軍,但是這個軍師將軍和我們後世理解的那個軍師是不一樣的,或者說是不完全一樣的。我們後世理解的軍師就是搖著鵝毛扇,在旁邊出謀劃策。而諸葛亮的這個軍師將軍是什麼時候當的呢?是劉備得到了成都以後,任命他為軍師將軍,實際上是升了一級。因為赤壁之戰以後諸葛亮的職務是軍師中郎將,現在升格為軍師將軍,任務是署左將軍府事。因為劉備這個時候的正式職務是左將軍,左將軍他要開府,他有一個左將軍府,這個府裡面的事情由諸葛亮總理。並且在劉備外出的時候“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劉備去打漢中,諸葛亮替劉備看家,守著成都,供應糧草、供應援軍,這是他的工作、他的職務。所以他沒有責任。

有一些歷史學家提出來說,諸葛亮難逃其咎,為什麼呢?因為關羽攻打襄樊是按諸葛亮隆中對策的戰略規劃在行動,所以諸葛亮也有間接的責任。我認為我不同意這個看法,為什麼呢?第一,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是戰略規劃,不是實施方案,它是一個總體的規劃。懂規劃的人都知道有總規、有詳規,還有實施方案。何況諸葛亮並沒有向關羽直接下達命令要關羽去進攻襄樊,而且諸葛亮也沒有這個權力直接下達命令,他有什麼責任呢?這是第一點。第二點,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是怎麼說的?諸葛亮說:“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眾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這裡這個將軍指的是劉備了,這段話說得非常明確。它包括兩個內容:第一是天下有變,那麼請問,關羽打襄樊的時候天下有變嗎?沒有。第二,諸葛亮的這個戰略規劃也說得很清楚:“命一上將將荊州之眾以向宛、洛”,這個上將可能心目中指的也就是關羽吧,姑且這麼猜測吧;“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是兩路出兵,同時進攻。那麼襄樊戰爭的時候,兩路出兵了嗎?也沒有。

所以不能說關羽的襄樊之戰是實施諸葛亮的戰略規劃;相反,在我看來,關羽的行動破壞了諸葛亮的戰略規劃。關羽沒有很好地領會諸葛亮的戰略思想,匆匆忙忙地就出兵了。結果呢?使諸葛亮這個一旦天下有變就從荊州和益州兩路出兵消滅曹魏的這個設想,永遠沒有辦法實現了。所以不能夠因為諸葛亮有一個“隆中對策”,就把襄樊戰爭失敗的責任加在諸葛亮身上,這對諸葛亮是很不公平的。那麼這裡頭又有一個問題,既然如此,關羽攻打襄樊的時候,諸葛亮為什麼不阻止呢?這個問題我們姑且留一個懸念,以後再講。

第二個小問題,為什麼要打襄樊?

這個問題史學界也有兩種不同的意見。呂思勉先生的觀點是認為這是配合劉備在漢中的行動。呂先生說:“逐利之兵,亦宜同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