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諸葛亮立廟,這也是制度規定的嘛。因為《襄陽記》的原文是:“朝議以禮秩不聽。”就是根據禮法的規定,是不可以這樣做的,因此他是按制度辦。那麼我們要問的是,在那樣一個時代,制度當真就那麼重要嗎?比方說,劉備恢復了丞相制度,諸葛亮去世以後怎麼樣呢?劉禪把它廢了,諸葛亮去世以後蜀漢無丞相了。還有,諸葛亮定下來的北伐曹魏的國策,劉禪也廢了。那麼大的制度都可以改,如果劉禪是打心眼裡崇敬他的相父,他應該破例,他為什麼不做呢?我們就要弄清楚劉禪為什麼不爽,三個原因。第一,形同軟禁。劉禪繼位以後我估計就沒有出過宮,一直到諸葛亮去世以後,在建興十四年四月劉禪才去了一次都江堰。這個事情被《三國志》大書特書,講劉禪到了都江堰什麼什麼地方什麼地方,看了岷江的水。而且據說還有人議論,說丞相要是在世的話他能去嗎!你想劉禪17歲繼位,一個十七八歲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整天就在宮裡面不能到處走,看一看都江堰還要被人說成是玩物喪志,他爽嗎?這是第一點。第二點,不免挨訓。這個我們去讀一下諸葛亮的《出師表》就知道,《出師表》怎麼教訓劉禪的?比方說:“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就是說你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嘛,這是一個大人訓小孩子的口氣。而且我統計了一下,不長的一篇《出師表》十處提到先帝。一開始就是“先帝創業未半”,然後就說先帝如何如何、先帝如何又如何,某某事情是先帝定下來的,某某人是先帝看重的,某某人“先帝稱之曰能”,陛下應該如何如何,臣呢是受了先帝的委託,如何如何報效先帝,全是講先帝。所以將心比心,他就等於對一個人說,你看你爸活著的時候什麼什麼,你爸原來如何如何,你爸是怎麼怎麼交待的。那別說是一個皇帝是吧,就是一個平民家的男孩子,他也受不了一個人整天在耳朵旁邊說你爸如何、你爸如何。我爸如何、我爸如何,那朕呢?朕如何?不爽嘛。我倒不是說諸葛亮這個說得對還是不對,我這裡沒有判斷對錯的問題,我只是說劉禪不爽。第三個,難以親政。按照傳統的顧命或者託孤的規矩,這個政權遲早是要交還給皇帝的,只是因為這個皇帝還小,未成年,又失去了父親,所以“謂之孤”。那他成年以後呢?他該不該由一個見習皇帝轉個正,變成一個在職皇帝呢?而你作為顧命大臣、託孤大臣,你的任務是輔政,而不是執政。而我們顯然看不到劉禪有親政的可能。有此三條,我估計他是不爽。當然也沒有反對,但是心裡面嘀咕不嘀咕,這難說,鬱悶不鬱悶,就不好說了。
易中天先生在這裡賣了一個小關子,我們乾脆把這層窗戶紙捅破,劉禪肯定是在心裡要犯嘀咕的,那肯定是非常鬱悶的。別說劉禪是皇帝,就是一般人,老是被人訓斥,還沒有人身自由,也不讓做事,心裡能不嘀咕,能不鬱悶嗎?那麼我們就有了一個疑問,諸葛亮為什麼要讓劉禪心裡嘀咕呢?諸葛亮還政於君不就完了嗎,自己還落得省事,他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通常的說法是,那很簡單,劉禪扶不起來嘛。不大家都說扶不起來的劉阿斗嘛,智商低,能力差嘛。有沒有證據呢?也有,四條。第一條,輕信小人。他後來自己執政以後不就是在那兒重用小人嗎,宦官嗎?第二,不戰而降。第三條,忘恩負義。怎麼個忘恩負義呢?忘記趙雲救他之恩。景耀三年的時候,後主追諡前朝的幾位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都追了諡號,就是不諡趙雲。後來是姜維等人出來為趙雲打抱不平,才追諡趙雲一個尊號。這叫做忘恩負義。第四條,沒有心肝。劉禪後來是亡國了,投降了以後到了洛陽。到了洛陽以後司馬昭設宴招待他,演奏蜀國的音樂,表演蜀國的樂舞。當時蜀國跟過來的人全都痛哭流涕,只有劉禪喜笑自若,開心得不得了。司馬昭當時就跟人說,一個人沒有心肝怎麼可以到這種地步!後來司馬昭又去問劉禪,說你還想念蜀國嗎?劉禪馬上回答:“此間樂,不思蜀。”“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就從這來的嘛。說完這個話以後,他帶來的一箇舊臣就跑去找他說,不能這樣說呀,這樣說實在太沒心肝了,下回司馬昭再問你,你就說,先人的墳墓在蜀國,我沒有一天不想,然後把眼睛閉起來。好了,下一回司馬昭去問劉禪,說想念蜀國嗎?劉禪說:啊呀,先人的墳墓都埋在那兒,我沒有一天不想。司馬昭說不對啊,這話我怎麼聽著不像你說的,像那個誰誰誰說的。劉禪馬上把眼睛一睜:哎,對啊,就是他說的,就是他教我這麼說的!我說劉禪如果是電視臺的主持人,還要說猜對了,加十分!沒有心肝。但是這些說法也是可以討論的。第一條,歷代皇帝身邊哪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