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嚴冷先生也提出了一個原因,嚴冷先生的《三國史話》裡面提出來,說諸葛亮斬馬謖為什麼揮淚呢?要從《三國志·諸葛亮傳》的那五個字去找原因。哪五個字呢?“戮謖已謝眾”。也就是說諸葛亮為什麼要殺馬謖?是為了平息眾怒。按照嚴冷先生的觀點,諸葛亮殺馬謖不僅是嚴明軍紀,也是平息眾怒。為什麼要平息眾怒呢?因為諸葛亮重用馬謖是違眾的。當時討論誰做先鋒的問題的時候,大家都主張用誰呢?一個是魏延,一個是吳壹。但是諸葛亮不用,偏要用馬謖。當然諸葛亮是統帥,是丞相,他要用馬謖大家沒有話說;如果用了馬謖,馬謖打贏了以後大家也沒有話說;那麼現在你用了一個不該用的人,你打輸了,你打敗了,這個話怎麼說?何況大家想一想,魏延是什麼人?先帝寵信,劉備是非常喜歡魏延的。吳壹是什麼人?當今國舅。馬謖是什麼人?先帝說清楚了,“不可大用”。也就是說諸葛亮的重用馬謖是既違旨,違背了先帝的遺旨,又違眾。那大家就要問了,你為什麼啊?你為什麼要又違旨,又違眾呢?就他是你小兄弟是不是,任人唯親了吧?還有呢,你現在打敗了仗,要不要追究責任啊?要不要追究你這位統帥的領導責任呢?沒有辦法,只好把馬謖殺了,謝眾。因為是不得已而殺馬謖,所以悲憤之情油然而生,想起這個事情來就痛哭流涕。這是嚴冷先生的觀點。
那麼嚴冷先生的這個觀點,我部分同意,部分不完全同意。同意什麼呢?同意嚴冷先生給我們提供的這個思路,就是諸葛亮的揮淚斬馬謖絕不單純是一個法律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包括我們以前講過的廢李嚴,也不是法律問題,是政治問題。什麼政治問題呢?就是諸葛亮接手蜀漢政權的時候,這個政權的內部是不穩定的。
因為我們知道蜀漢政權它很特別,它是由三股力量組成的。第一股力量是劉備從荊州帶來的人,我們稱之為荊州集團,也稱之為第一勢利,那就包括諸葛亮、關羽、張飛這些人。這個勢力在蜀漢政權當中處於高層,掌握國家主要權力。第二股力量是劉璋留下的人,或者劉璋父子,劉焉、劉璋的人,他們入川的時候帶到益州的,包括李嚴這些人。這一股勢力我們稱之為東州集團,就是第二勢力,他們處在蜀漢政權的中層。第三股力量就是益州土生土長的那些官僚、官員,還有本土的豪族、大族、士族,益州人,或者用現在話說四川人。這是第三種力量,他們叫做以州集團,也叫第三勢力,他們處於政權的底層。那麼這樣的一個雞尾酒的結構,它是不安定的,下面兩層是不服氣的。尤其是劉備去世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情況?兵敗猇亭,你打了一個打敗仗回來,然後病死在永安,然後一個丞相把這個權力結果來代行君權,這個整個是不安定的。所以我曾經講過16個字,就是:劉備建國基礎不牢,猇亭兵敗地動山搖。在這樣一個情況下,一個丞相出來代行君權,是很麻煩的,是很困那的,是有很多人心裡面不服,盯著他的。嘴巴里不說,暗中看著你。尤其像李嚴這些人,李嚴作為託孤之副,本來就對這個為正的他是不服的,而且就在諸葛亮北伐的前一年,李嚴已經向諸葛亮叫板,說丞相啊,是不是也劃出五個郡來成立一個巴州,讓我當個巴州刺史啊?你不是益州牧嗎,你當得州牧,我當不得刺史?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已經叫板了,我估計這個時候諸葛亮已經在考慮如何處理李嚴問題了,因為這個釘子遲早要拔掉。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諸葛亮採取的政策是什麼呢?就是四個字,依法治國,我實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誰觸犯了刑律就處分誰。尤其是像李嚴這樣的巨頭、大腕,腕兒級的人物,那你不能隨便把他廢掉啊,你也只能繩之以法。既然是依法治國,既然是用法律的手段來解決問題,那麼你就必須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必須做到執法如山。不能因人廢法,不能徇情枉法。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難想象到,馬謖出這個事情給諸葛亮是出了多大個難題。我們也不難想象那些反對派,那些明的反對派和那些暗的反對派,那些不滿的、不服的、心裡嘀咕的,那些睜大了眼睛,雞蛋裡面都要挑骨頭,拿著放大鏡、顯微鏡在找諸葛亮毛病的那些人,他們會怎麼樣。想都想象得出來,看熱鬧嘛,看笑話嘛,看你怎麼弄嘛,你不是執法如山嗎?你不是依法治國嗎?你不是令行禁止嗎?你不是公開、公正、公平嗎?好嘛,你的人出事了嘛,看你怎麼著吧。你要是法外施恩、網開一面,對不起,下回我們也得這樣。
所以這個時候諸葛亮沒有辦法。對於馬謖的處理只能是四個字,從重從快。也就是說諸葛亮只能壯士斷腕,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