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們不害我嗎?你們肯定都起來害我,那我的老婆孩子就不能保全,而且皇上也不得安全,所以我絕不交權。至於皇上封給我的一些土地,那是不需要的,我要那麼多土地幹什麼呢?這個我讓出去。
所以曹操說了這麼十六個字,“江湖未靜,不得讓位,至於邑土,可得而辭。”就是我可以讓一些虛的東西出去,實的東西那我是不讓的,這叫做“不得幕虛名,而處實禍也。”這話說得實在吧!說得再實在沒有了,你說我沒有野心,我有一點,而且我的野心是一點一點大起來的;你說我有很大的野心,我不想當皇帝,我只想當晉文公,齊桓公,九合諸侯,統一中國;你說我清高,我不清高,我實在得很,我的權力、我的實惠我一點都不讓;你說我不忍讓,我忍讓啊,你封給我那些虛的東西,什麼土地啊、頭銜啊我都讓出去。而且最可愛的在於什麼,曹操還明明白白說,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我為什麼要說這些話?就是想讓你們天下人都沒話可說,都給我把嘴巴閉起來。實在是不能再實在了。這種話也只有曹操這樣大氣的奸雄才說得出來。
曹操這樣做也是非常英明的,因為他非常知道在一個人人都說假話的時代最有力的武器是真話。因為人家都說假話,你說真話,人家就沒轍了,他的戲就演不下去了,西洋鏡就拆穿了,把戲就不能玩了,只好不吭起了。當然曹操這樣說也不完全是出於鬥爭的策略,也出於他的天性,他確實是一個天性愛說真話的人,因此只要有機會,他是一定會說真話的。哪怕是說假話,或者說一些半真半假的話,或者是把假話藏在真話的後面,曹操也做得非常自然。現在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曹操是可愛的奸雄,他的奸與雄統一於雄。 5
第四講 能臣之路
4
※曹操一生可以說是既狡詐又老實,既溫情又狠毒,既寬容又報復,易中天先生給他的評價是:可愛的奸雄。難道,曹操在剛出道時就想做奸雄嗎?年輕時的曹操又有著怎樣的理想和抱負呢?《易中天品三國之能臣之路》即將播出,敬請關注!
※在漢朝,孝廉科是一項重要的用人制度,只有被推舉為孝廉的人才會步入仕途。曹操因為被推舉為孝廉,又有身為高官的的父親做後臺,所以在二十歲的時候就順利進入官場。然而不久一件突發事件卻令曹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政治漩渦:進,則得罪當今權貴,失去大好的政治前途;退,則違背自己的政治理想,與權貴同流合汙。那麼,意氣風發的曹操該何去何從呢?易中天先生將站在平民立場,透過現代視角為您精彩品三國之——能臣之路。
易中天:
在上一集我們講到當時的最有名的人物鑑賞家和品評家許劭,對曹操又一個評價,就說你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句話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處在治世就是能臣,處在亂世就是奸雄;第二種解釋,你治理天下就是能臣,擾亂天下就是奸雄。那麼曹操到底是做能臣還是做奸雄呢?其實曹操原本是想做能臣的。
公元174年,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擔任郎官。孝就是孝子,廉就是廉士,一個人如果被舉為孝廉,那麼他就有了做官的資格,就好比現在你有了一個學歷、有了一個文憑你就可以去考公務員。那麼擔任郎官是怎麼回事呢?漢代的官制,皇帝要從親貴子弟當中挑選一些大家認為道德品質、思想表現和外部形象都比較好的年輕人做郎。郎這個字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年輕人或者小夥子,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侍衛,實際上到宮廷裡面去做郎,也就是做皇帝的侍衛,因為這個皇帝的侍衛是要在皇宮的走廊裡站崗的,所以他稱之為郎,侍衛長就叫做郎中令。那麼在皇帝的身邊做了郎就參與了帝國的政治,耳濡目染可以得到鍛鍊,所以做了郎官以後很快就可以去擔任別的官職,這是漢代培養幹部的一種方式,在皇帝身邊,它不過是走向仕途的一個資格和閱歷。
那麼曹操舉為孝廉,擔任郎官,這就向仕途邁出了第一步。再加上曹操是朝中有人,曹操的祖父曹騰是皇上信任的宦官,曹操的父親曹嵩也在朝中為高官,所以曹操沒過多久就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北部尉是一個什麼官職呢?洛陽當時是帝國的一個縣,但是是首縣,因為洛陽是東漢王朝的首都所在。漢代的這個制度,縣一級的正印官,就是一把手,大的縣叫縣令,小的縣叫縣長,縣令和縣長有兩個副手,一個叫丞,一個叫尉,丞負責的是民政、財政,尉負責的是軍事、治安。但是洛陽是一個大縣,它是首縣,所以它的尉不是一個人,曹操是擔任洛陽尉當中的一個,負責北部地區的治安,叫洛陽北部尉,他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