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搏,這個時候孫策手快,一把把太史慈背上戟撥下來了,太史慈也手快,一把就把孫策的頭盔拿下來了,他們有過這樣一段遭遇,當然後來大部隊來了以後兩個人就分開了。那麼在後來的一次戰鬥中太史慈做了孫策的俘虜,那麼孫策聽說太史慈被俘了以後,就走上前去親自為太史慈鬆綁,然後拉著他的手說:太史兄弟,我們又見面了,我問你個問題,如果我做了你的俘虜會怎麼樣?太史慈說:那就不好說了,那可不一定。孫策就笑:行了,行了,我們也不要打了,我們合作吧,共計大事。那麼從此太史慈就成為孫策手下的一員戰將,太史慈他是一個英雄啊,就連曹操都是非常想得到太史慈的,當時曹操給太史慈寄了個包裹,太史慈開啟一看,裡面裝了一味中藥,大家猜猜是什麼藥?當歸,就是該回來了,但是太史慈一直跟著孫策,後來又輔佐孫權。
*孫策人稱小霸王,作戰非常驍勇,但是他並不是像《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性急少謀。易中天先生認為,歷史上的孫策是一位不怕功高蓋主而且非常自信的英雄,像周瑜、張昭等江東重臣都是他聚攏來的,這為江東基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很好的人脈基礎。除此以外,孫策還有什麼優點,又有什麼缺點呢?
孫策的優點除了自信以外,還有講政治,有兩件事情可以說明孫策講政治。第一個就是袁術稱帝的時候,孫策和袁術翻臉。我們知道孫堅原來是袁術的部下,所以孫策繼承了父親以後,他也歸了袁術,應該說袁術對他還算可以,也僅僅是可以而已,也不是多好,總歸算是袁術的舊部。但是袁術公然稱帝,孫策馬上就跟他袁伯伯斷絕關係。當然這裡面也有個人恩怨,因為袁術這個人說話不算話,多次對孫策封官許願,到了事後他又不兌現,孫策有怨氣。另外孫策反對袁術稱帝也未必是他多麼忠於大漢王朝,這個我們也要說清楚。但是孫策能夠不稀裡糊塗地跟著袁術跑,這個說明他有政治頭腦,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以後,孫策也打了同樣的主意,就是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作戰的時候,孫策曾經準備襲擊許都,迎奉天子。
不過孫策雖然是一個英雄,也有毛病,什麼毛病呢?兩個毛病,一個是喜歡殺人,二是死要面子。這兩條倒是挺像項羽的。據說當時江東有一個隱士叫高岱,這個人是一個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人,而孫策想他討論一下《左傳》,就把他請出來了。這個時候不知道怎麼就冒出一個小人來,這個小人就去跟孫策說:高岱這個人很傲慢,他認為將軍您就是一個武夫,不是文化人,沒學問,根本就不屑於和您討論什麼學術問題,你看吧,他來了以後您問他什麼他肯定說不知道。然後這個傢伙又跑去跟高岱說:你要注意了,孫策這個人死要面子,他最討厭人家跟他討論問題的時候壓倒他,比他說得好,所以你見到他你就說不知道。夠壞的,孫策把高岱請來以後,來討論學術問題,果然高岱就說不知道,再問,不知道,又再問個問題,我不知道,孫策勃然大怒,你果然瞧不起我,不屑於和我討論問題,關起來!這一關起來不得了啊,幾乎所有的那些文化人、那些名人、那些士大夫都出來求情,孫策走到樓上往下一看,黑壓壓的一片,把巷子裡面堵滿了,都是人,孫策想,這個高岱“粉絲”這麼多啊,這還得了,殺,就把高岱殺了,為了他的一個面子,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
實際上孫策最後死就死在這個地方,我前面不是講了吳郡太守許貢上書朝廷,說他是小項羽嘛,許貢同時後面還有話,說像這樣的人必須控制,因此建議朝廷把孫策召到京城去監控起來,不要讓他在外面為非作歹。孫策得到這個訊息以後把許貢殺了,這個許貢被殺以後,他的門客就要為他們的主人報仇,有一次孫策出去打獵的時候,這些刺客就刺殺了孫策。那麼這個事情據一些其他的史料記載,說當時也就是把孫策的臉劃破了,並沒有傷到要害,然後醫生來看過以後就跟孫策說,我給你帖點膏藥,靜養百日,即可痊癒,無生命之虞。但是我們前面講過孫策是孫帥哥呀,美姿顏,愛漂亮啊,他要去照鏡子,一照鏡子,臉上貼的,想想我們古代的那些膏藥貼上去是不會好看的,他說我怎麼變成這副樣子了,結果說了這麼一句話:“面如此,尚可復建功立事乎?”就是我的臉都變成這個樣子了,我還能建功立業?大吼一聲,創口破裂,流血不止,當夜死亡。這叫什麼?死要面子。哎呀,所以有時候帥哥也是麻煩啊。
*孫策趁著袁紹與曹操官渡之戰的時候,也在謀劃襲擊許都,如果成功的話,那麼協天子以令諸侯的就應當是孫策,而不是曹操了。可是出師未捷身先死,襲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