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春秋》的說法是諸葛亮主動上門,那麼我們就要問:究竟是劉備三顧茅廬呢,還是諸葛亮登門自薦呢?如果是劉備三顧茅廬,那麼劉備是去了三次才見著,還是去了三次見了三次呢?請看下集——三顧茅廬。 5
第十六講 三顧茅廬
4 三顧茅廬,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然而這又是一段被演義籠罩的歷史。在《三國志》裡,有關“三顧茅廬”的記載只有五個字,更有史書記載,是諸葛亮毛遂自薦,而不是劉備三顧茅廬。那麼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三顧茅廬”的故事為什麼會一再傳唱?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是諸葛亮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諸葛亮由此成為劉備一生中最重要的謀士。這一段故事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被羅貫中傳神地演義,他用劉備的禮賢下士,烘托出了一個近似神仙般的人物諸葛亮。《三國演義》花了將近兩個章節的篇幅來描寫劉備與諸葛亮的會見,但是在史書《三國志》中,對於這一段只有五個字的介紹:“凡三往,乃見”。那麼,三顧茅廬究竟是怎麼回事?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發生過三顧茅廬的事情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易中天品三國》之“三顧茅廬”正在播出,敬請關注。
易中天:
上一集我們留下了一個問題,就是劉備和諸葛亮這個君臣際遇,是劉備去找諸葛亮呢,還是諸葛亮主動去找劉備呢?這個問題歷史上是有不同記載的,《三國志》說是劉備去找諸葛亮,用五個字做了記錄,就是“凡三往,乃見”,但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說是諸葛亮去找劉備。
按照這個《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說法,說這個事情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207年,當時曹操已經基本上統一了北部中國,下一個要滅掉的目標就是荊州,所以荊州的形勢已經非常緊急了。於是諸葛亮就北上去見劉備,因為劉備當時駐兵樊城,諸葛亮見到劉備以後,劉備不認識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當做一般的讀書人,一般計程車人,一般的人才來接待。大概當時也接待了很多這樣的人,大家一起吃了個飯,吃了一個飯以後就散了,但是諸葛亮沒走,劉備也沒理他,也不問他有什麼事,自己就拿了一個犛牛尾巴在那編起工藝品來,諸葛亮就說,將軍的雄心壯志難道就是編工藝品嗎?劉備手上拿著犛牛尾巴往旁邊一扔,這什麼話?聊以忘憂了。諸葛亮說,將軍,您想一想劉鎮南——劉鎮南是誰?就是劉表,劉表當時的職務是鎮南將軍,所以簡稱他劉鎮南——諸葛亮說請問將軍,劉鎮南比得上曹操嗎?劉備說那比不上。諸葛亮又問,那將軍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嗎?劉備說那也比不上。諸葛亮說,劉鎮南也比不上曹操,將軍您也比不上曹操,難道你們就坐在荊州等死嗎?就等著人家來宰割嗎?劉備說,唉,我也發愁啊,沒有辦法!諸葛亮就給他出一個主意,說我們荊州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呢?是北方來逃難的流民很多,而這些人都沒上戶口,不是我們的編戶齊民,那麼這一部分人的人力和財力政府就沒有掌握,因此應該把這些人查清楚了,都給他們上上戶口,那麼該交稅你交稅,該出力你出力,該服兵役你要服兵役,那麼荊州就強大了。
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記載,那麼這個記載它有一個問題,就是和《三國志》的說法相沖突。《三國志》有沒有根據呢?有,根據就在諸葛亮的《出師表》。我們現在習慣上說諸葛亮有兩份出師表,一份叫《前出師表》,一份叫《後出師表》,這個《後出師表》是不是諸葛亮的作品是有爭議的,歷史學家們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這是偽作,但是《前出師表》是沒有疑問的。那麼《前出師表》諸葛亮說得很清楚,是劉備三顧茅廬,他才出山。另外裴松之編完諸葛亮的這個集子以後,有一個《上諸葛亮集表》裡面也是這麼記載的,所以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的時候,他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說法他注在註文裡面了,同時他發了一個議論,他說歷史上由於歷史學家檔案不同,就是他的資訊渠道不同,他的資訊來源不同,是會有不同的記載,這很正常,但是這個事情如此衝突和矛盾太奇怪了。
*關於三顧茅廬,史書《魏略》《九州春秋》和諸葛亮《出師表》裡的記載大相徑庭,不但如此,它還完全顛覆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小說中的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裡,劉備三次走進臥龍岡,拜訪韜光養晦的諸葛亮,最終諸葛亮走出山林,輔佐劉備成就帝業。這一段被世代讀者傳唱的佳話,為什麼在史書上卻是另外一副樣子呢?在歷史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