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保衛我們當今皇上呢,還是為了實現個的野心,不管你是什麼目標,也不管你是什麼抱負,總之都有一個前提,必須有一塊根據地。
在劉備和諸葛亮這一問一答當中,是很有文章的,而諸葛亮對劉備提問的回答是非常實在的。我們很多人崇拜諸葛亮,在我看來是沒有崇拜到點子上,諸葛亮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一條就是他的務實精神。劉備他處於那樣的一種身份和立場,他必須從“奸臣竊命,主上蒙塵”說起,但是諸葛亮作為一個政治家,在兩個人在密室裡密談的時候就不要再講這些套話了,就得來點乾貨,乾貨是什麼?咱也弄一塊。
*在隆中的對話中,諸葛亮開篇就給劉備吃了一個定心丸,指出了劉備當時的問題關鍵所在,就是劉備必須有一塊自己的根據地,才能實現個人的理想。這顯示出了諸葛亮的務實精神,因為只有有了根據地才能談得上恢復漢室。可是寄人籬下的劉備該把哪裡作為自己的根據地呢?他有什麼資本來獲取自己的根據地呢?
下面的問題就是,劉備一直是顛沛流離,寄人籬下,要啥沒啥的,也能弄一塊?諸葛亮說能,為什麼呢?他說你可以看看曹操嘛,他說: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你想想當年曹操和袁紹兩個比,曹操名微而眾寡,名聲沒有袁紹大,人馬沒有袁紹多,但是最後怎麼樣呢?曹操把袁紹幹掉了,什麼原因呢?一個叫做天時,一個叫做人謀,也就是說諸葛亮用這樣一個事實告訴劉備:成事在天,謀事在人。看你會不會“謀”,如果會謀,那麼現在你這個情況,你就好比當時的曹操,曹操就好比當時的袁紹,曹操能夠以弱勝強,你劉備也可以以弱勝強啊,強弱它不是絕對的,也不是永恆的,強弱是矛盾的對立雙方,而我們知道辯證法怎麼告訴我們的呢?就是矛盾對立的雙方無不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弱者可以變強者,強者也可能變弱者,條件是什麼呢?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這個道理講清楚了以後那還不解決問題呀,下面諸葛亮再實實在在地替劉備謀劃,怎麼人謀呢?那我現在就給你謀一謀,我們來看一看當今天下的形勢。我相信當時密談的時候恐怕是有一張地圖的,我們現在也來看看這個地圖,北方是什麼樣的情況呢?北方原來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四州是袁紹的,兗州、豫州、徐州三州是曹操的,現在曹操已經把袁紹滅掉了,這一塊地方是曹操的。那麼曹操這個地方你能不能去打他的主意呢?諸葛亮說不行,為什麼呢?他說:
“今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這個太厲害了,政治上正確,有一面在當時看來正義的旗幟,保衛皇帝,力量又強,這個我們不能去跟他正面交鋒。那麼再看下面東邊,江東地區,這塊地方怎麼樣呢?諸葛亮說: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
這個地方已經經過父兄三代的經營,政權非常穩固,這個地方我們只能跟他聯合、聯盟,也不能打他的主意。那麼可以打主意的地方呢?兩個地方,第一個是荊州,我們來看看地圖就知道,荊州這塊地方有多大,荊州當時號稱七郡,也號稱八郡,因為它當中有一個郡,章陵郡是有時候設有時候廢的,但是七個郡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這個地方我們看看地圖,按照諸葛亮當時的說法是,它的北面是漢水和沔水,它的南面是現在的廣東、廣西,它的東面是現在的江蘇、浙江,它的西面是現在的重慶、四川,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英雄用武之地,這是個好地方。更好的是什麼呢?其主不能守,這個地盤的主人他守不住,所以諸葛亮說: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這個地方就是天準備送給你的,要不要啊?這是明知故問,劉備這個時候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隨便給他個地方他都得要,何況是荊州這個好地方還有不要的?所以不需要回答,這個設問是不需要回答的。
接著再往下講,另外還有一個地方益州,來看看地圖就知道,益州這個地方也很大,當時的益州包括什麼呢?包括現在的四川、重慶和陝西南部的一部分,就是漢中,就是漢中、巴郡、蜀郡等等這些地方都在當時的益州這個範圍之內,尤其是漢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這兩個地方諸葛亮說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我們現在都知道成都平原那是天府之國,而且四面是山,當中一個平原,沃野千里,四季常青,物產豐富,易守難攻,而且當年高皇帝劉邦就是在漢中平原發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