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大跌。這讓洪承疇極為惱火,甚至數次當著眾人的面大呼“吳三桂言過其實,誤國誤民”!
原本,洪承疇的計劃就是僵持!
要知道,憑著鐵嶺一帶的僵持局勢,得到了小北荒的援糧的明軍根本就不怕跟清軍耗下去。大家只要這樣一直待著,最後先吃不住勁兒的也肯定是清軍。畢竟,已經鬧饑荒很長時間的滿清就算再努力,也不可能比大明朝廷籌集到更多的糧食。雖然軍是在鐵嶺外圍,彷彿隨時可以撤退。可內有洪承疇牽制,外有吳三桂和祖大壽隨時可能出兵攔阻,皇太極怎麼可能想退就退?沒錯,皇太極也派出了多爾袞和多鐸去看住了吳三桂和祖大壽兩部明軍,但別忘了,祖大壽足有兩萬兵馬,吳三桂在得到了曹變蛟的一萬殘部之後,也有四萬大軍。足足六萬人,只要不是領頭的將軍不是傻子,就算分出一些,也不可能牽制不住僅有兩萬人的多爾'和多鐸。注意,僅僅只是牽制,並沒有要求他們去打敗當面之敵。而同樣的,他們哪怕是分兵,也照樣能讓皇太極難以迅速撤退。因為,他們的手下,也有將近兩萬騎兵!而如果皇太極沒有撤退,祖大壽和吳三桂的任務就不只是拖著多爾袞兄弟倆兒,他們需要隨時在外圍觀察皇太極,看這貨有沒有派兵去開原,去北方再次籌糧或者徵兵,如果有,那就破壞掉對方的行動。
可以說,洪承疇地這個計劃既簡單又複雜,看似分散,三路兵馬其實又是緊密相聯。而他之所以敢這麼定計,不顧祟禎和兵部尚書陳新甲的意思,也是因為他非常清楚關內的局勢。洪承疇跟農民軍打過許多年的交道,他清楚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的能力,張獻忠也就罷了,說白了跟個土匪相差不大,光從其主動退往四川就可以知道那是一個胸無大志的武夫。不過,那李自成卻非同小可。洪承疇從朝廷那邊就聽說了李自成在河南打出的那一個個口號,知道對手已經發生了可怕的改變。均田地,不納糧……君不見,楚鍾南一個“土地改革”扔出來,幾乎不廢一兵一卒就佔了朝鮮?所以,為了日後入關剿滅農民軍地需要,他必須儘可能地將這十三萬邊軍精銳帶回去。這可是大明王朝最後的精兵了,損失一個就是一個,沒得補充!何況,除了要對付李自成之輩,還有一個小北荒在那裡虎視眈眈呢?這種情況下,他哪能讓手裡的大軍損失過重?
可吳三桂非要一個大的。
貨以為多鐸在興開湖過大虧,聽到小北荒出兵之後,緊張之餘已經急不可待,所以才會冒險出招,進而使得全軍陷入絕境。可他沒料到,皇太極等人的作戰經驗更加豐富,居然反過來誘他出堡,然後打了一場漂亮地伏擊戰。
當然,看到多袞和皇太極彷彿發瘋一樣分別對祖大壽和洪承疇發動了進攻之後,他認為多鐸也會採到相同的行動,這很正常。可是,他不應該因為注意當面的多鐸而疏忽了對皇太極那邊地探察。皇太極正在大規模的進攻鐵嶺,多爾袞也在對祖大壽發動猛攻,就他的三岔堡一帶安靜,他不去注意全域性誰去注意?總不能讓洪承疇從城裡跑出來或者是讓祖大壽分點兒精神吧?那不是讓這兩人自己找死麼?
所以,吳三桂的大敗純屬咎由自,而且還是取自一個本不應該有地疏忽!
而現在,隨著他的失敗,大壽和洪承疇已經分別被圍,明軍士氣也是大跌,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撐住太長時間。而小北荒雖然已經出兵,可是,洪承疇寧願與滿清議和,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接受小北荒的好意。
洪承疇是官員。是士紳。是一有著長遠目光地大才。對小北荒地“土地改革”。他既欽佩萬分又視之為洪水猛獸。他深深地明白。與楚鍾南所推行地“土地改革”相比。李自成在河南喊地什麼“均田地”、“不納糧”之類地口號。只有算是小孩子地玩意兒。那些只知道四處流竄地農民軍。也遠不如小北荒那樣根基深厚。他敢肯定。如果同樣地事情發生在如今地大明。那麼。楚鍾南所獲得地肯定比在朝鮮要多地多地多!只要小北荒地兵力足夠保證在開始地那一段時間內不被敵對勢力影響到整個土地改革計劃地推行。那麼。天下將鐵定屬於楚鍾南一人。
而對楚鍾南心裡地那點兒小九。雖然不能看清全部。但也能猜出個十之七八。這種人地好處是可以白佔地嗎?那姓楚地如果真地對大明忠心耿耿。又怎麼會到現在才出兵?這貨手下地漢人可都是當年被努爾哈地屠刀嚇得逃出遼東地。親戚朋友鄰居什麼地。不知道有多少死在了韃子地刀下。如此大仇。楚鍾南都能強迫這些人忍住。他怎麼可能沒有別地想法?
如果。十三萬大軍在跟滿清決戰之後。還能剩下大半地話。他或許能勉強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