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3 / 4)

小說:後鋒 作者:辛苦

得昏頭昏腦。自以為天下無敵地八旗將領們一個個都找到瀋陽宮中。頻頻請戰。可是。對這些要求。皇太極一個都沒準。多爾袞和濟爾哈朗都不是不顧大局地人。也不是那種不懂事地。兩人一致地請求休整之後再戰。只能說明那圖們要塞確實是極為難啃。也說明北荒軍確實精銳。至少。人家可堪一戰。而他如果再派援軍。不說以後金地兵力能不能再派出許多人馬。就算能咬著牙派出去。這支人馬在走完千里崎嶇之路以後。又能打得過多爾袞和濟爾哈朗這兩員智勇之將也打不破地要塞麼?而且。糧餉又怎麼辦?

打圖們要塞不比劫掠關內。那裡雖然毗鄰朝鮮。可也是朝鮮最貧瘠地咸鏡道。到處都是山只是其次。長途征戰。輜重運輸也極為不易。而且。這幾年後金地國內情形雖然比前兩年鬧饑荒地時候要好了一些。但依舊十分不穩。老百姓都吃不飽。再拿出大筆地糧餉去打仗……不說打不打得下來。就算打得下來。建州左衛那片地方。除了消耗糧餉。還能為他們提供什麼?

皇太極跟代善。還有范文程等人被當前地局勢弄得可說是十分頭疼。可這還不算。察哈爾部居然又開始蹦達了。那逃到青海地林丹汗賊心不死。明知今時已經不同往日。居然還敢回來。而聽到後金接連損失了四千多名女真本族地兵丁之後。南部明軍開始蠢蠢欲動。原本還沒有徹底服氣地一些蒙古部落也似乎有些不太聽話……

面對這種情形。皇太極幾經考慮。終於立排眾議。定了一個大膽地計劃:西征!

他要向全天下展示自己後金兵威地強盛。用絕對地實力。消滅自己西面地大敵。同時。也打算在打敗林丹汗之後。再次南下入關。攻伐大明。到中原大地去“取”得人口、糧餉。緩解後金國內地經濟壓力。至於南面地明軍。孫承宗去後。雖然還有祖大壽等人讓人頭疼。但掌頭地卻不足為慮。皇太極自信。只要留下兩三萬兵馬。就足以自保。而等他打到關內地時候。這些關寧軍哪還有空再去騷擾他地土地。渡海城。

從楚鍾南率眾逃到小北荒,這座城市已經發展了差不多十年。雖然人口依舊不是很多,但也已經不比中原的一些縣城差多少。尤其是因為沒有城牆,地皮又便宜,楚鍾南等人也比較注意城市地規劃,所以,整座城都顯得十分大氣,從外面看過去,甚至讓人有了一種都市的感覺。

不過,這還不是渡海城最有特色的。這裡最有特色的,就是老百姓幾乎都知書達禮。

楚鍾南是正宗學音樂的出身,雖然他專業學的是傳自外國地美聲唱法,可是,經過後世“鋼鐵叢林”以及資訊時代的薰陶,他對建設精神文明也不乏手段。而且,由於一開始他就在小北荒推行“全民學習”制度,要求每一個小北荒的居民都必須識字,再加上一直都嚴格執行並不斷健全的各項法律法規、條例紀律,所以,十年之後的渡海城,居民的整體素質已經要高出其他地方的百姓一大截。當然,死板的學習不是楚鍾南這個曾經被後世填鴨式的應試教育所毒害地人喜歡地。而小北荒對各方面知識的需求,也使得他並不喜歡自己手下地那些人拿著那些只能用來修身養性的書籍去啃來啃去。可是,他卻又不得不承認,在學科分類以及學習地認知方面,明末的中國已經落後於西方。而他本人所受到過的教育,也大多數與此時的漢學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此時的中國人實在是自視太高,幾乎鄙薄一切外來文化和外來者,所以,出於某種心態和過往的習慣,在城市街道隨處可見的那些標語之中,就多了許多來自西方的名人名言。

“讀書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讀書太慢的人馳惰,為裝潢而讀書是欺人,完全按照書本做事就是呆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性。而經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學問雖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於淺泛,必須依靠經驗才能紮下根基。”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聰明者則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智慧在於書本之外。這是技藝,不體驗就學不到。”

“讀書地目地是為了認識事物原理。為挑剔辯駁去讀書是無聊的。但也不可過於迷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透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能透過適當的運動來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背,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道理,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