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探察的結果讓他以為那個王八蛋的老天爺似乎又回到了他這一邊。
因為,他們所登陸的地方,除了附近一個小小的半島上有著一個村落之外,東西兩面幾乎全部都是山!高山!而北面,則是一個方圓數千裡的大湖,湖的四周還有不少沼澤。基本上,如果不想翻山越嶺,駕船過湖,就不可能找到進來或出去的道路。這種環境,再加上南面的大海,真的是……好安全!
“是個好地方!”
所有人都如是說。然後,大家集體決定在這裡定居!
正文 第九十二章 小北荒
更新時間:2009…7…10 19:49:00 本章字數:5894
楚鍾南為那個定居點取名為“小北荒”,之後,他跟他的隊伍就消失在了所有人的眼界之中。而隨著他的消失,歷史似乎又回到了它的原點。
後金天命十年,也即大明天啟五年九月,因先前遼西大敗,失陷廣寧,以及城堡四十餘座的王化貞與熊廷弼也分別受到了懲處。王化貞出身東林黨,雖然喪師十萬,卻因為果斷地拋棄了那些為他“重列朝班”而奔走辯護的“東林君子”們,投奔魏忠賢,不僅性命得以保全,還被從刑獄之中提出,真正地“重列朝班”。魏忠賢又趁機利用他揭露東林“貪汙遼東軍餉”,一舉擊潰了東林黨在朝中的殘餘力量,達到了獨攬大權的目的。可熊廷弼呢?因為在廣寧大敗的時候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即:全部撤回山海關,完全放棄遼東!致使關外完全處於不設防的狀態,許多城堡被毀,遼西的大量百姓被迫遷到關內,再加上他不願意投效魏忠賢,所以,,魏忠賢指使閹黨袒護王化貞,委罪於他。最終,天啟五年九月六日,熊廷弼被冤殺於北京西市,傳首於九邊,享年五十有五。
之後,大明朝廷又以遼東經略孫承宗膽小怯戰,徒擁大軍卻坐失戰機,致使後金大敗蒙古為由,派人前往遼東問罪。孫承宗大怒,指出明明是朝廷不許他發兵北上,才使得後金能夠趁機大敗蒙古,故拒不認罪,並上書天啟帝,稱閹黨誤國,請殺魏忠賢及一干奸佞。魏忠賢提前得知訊息,既驚且懼,深恐孫承宗大怒之下會提兵清君側,頻頻向天啟皇帝哭訴,並一再誣告孫承宗有擁兵自重之嫌,最終。逼得孫承宗憤而辭官。
孫承宗辭官之後,大明朝廷以兵部尚書高第經略遼東。高第一到山海關,便聲稱後金勢大,下檄山海總兵馬世龍,令棄關外城堡,盡撤關外戍兵。意圖棄守關外疆土。退保山海關。其人不謀進取、只圖守關的消極防禦策略,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一片反對的聲浪。可惜,高第投靠魏忠賢,在朝中後臺強大,不但執意要撤錦州、右屯、大淩河三城,而且還傳檄,要求撤下寧(遠)前(屯)路的防備。對此,因未能幫助齊賽諾延打敗後金大軍,反而敗逃南歸。故而被貶為寧前道的袁祟煥拒不執行,表示自己身臥寧遠,即便獨座孤城。也絕不後撤。高第無可奈何,只撤錦州、右屯、大淩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盡驅屯兵、屯民入關,拋棄糧谷十萬餘石。這次不戰而退,鬧得軍心不振,民怨沸騰,背鄉離井,死亡塞路,哭聲震野。
而高第的消極策略也引起了皇太極的野心。
就在孫承宗辭官之後的第二年。皇太極正式改元天聰,並親提滿蒙大軍十一萬,號稱二十萬,兵分兩路,進犯寧遠。袁祟煥率領一萬守軍死守城池,雙方在寧遠城下激戰二十餘日,袁祟煥又得到了滿桂、祖大壽等人的援兵,最終,後金軍因急切難下。傷亡過重,被迫轉攻錦州。然而,錦州之戰,後金依然未能取得決定性的戰果。皇太極雖心有不甘,也不得不在代善等人地勸導下撤兵回國。
寧錦大戰,袁祟煥與一干將領力保兩城不失,終於立下了赫赫功勞。但不算主戰場的覺華島卻被後金攻克,島上明軍七千餘名和商民七千餘丁口被後金軍屠殺;糧料八萬餘石和船兩千餘艘都被後金軍焚燬。
之後,為表示自己與大明鬥爭的決心。皇太極將都城西移。遷往瀋陽。
“長白山、興開湖……”
天聰二年,秋。
亞洲東北部的某個被兩座巨大的山脈夾在中間的所謂“盆地”中。楚鍾南坐在粗製地椅子上,捋著鬍子翻看著手下經過兩年的測繪而成的地圖,還有那位朝鮮的咸興庶尹宋景一所贈送的一幅並不完整的奴兒干都司地圖,微微地嘆了一口氣。長白山就不用說了,這座山脈綿延幾千裡,可說得上是東三省之中最大的山脈,整個東三省的東部幾乎都在這座山脈的覆蓋之下。當初,他帶領幾百人,光是在這條山脈靠西地威虎嶺一帶穿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