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衣服可以講究,實在不行兩個人穿一條褲子,也能對付過去。沒有住房可以大量的建造木刻楞,那玩意耗時短還抗凍,而且以後說拆就拆,建造木刻楞的原木還能不斷的重複利用,根本談不上成本。
可是糧食這東西,真的對付不得。就算每人天天兩碗稀粥,兩百多萬張嘴,一年下來也是一個天文數字。何況遠東公司的員工、遠東軍官兵加在一起,多了沒有,幾十萬總是有的,每年也需要大量的糧食。
會議室裡的人,此時全都一下子輕鬆了下來,大家熱鬧夠了,突然生出了一股極為疲憊的感覺。這兩年大家的心裡一直崩得緊緊地,現在乍一鬆弛下來,都有些疲倦,就想找個地方好好的睡上一覺。
王和看了大家一眼,拿起水杯在桌子上輕輕的頓了頓,然後笑著道:“喂喂……我說大家都精神著點,現在還沒到放鬆的時候呢,印度那裡的糧食再多,總得把糧食運到遼東才行吧。現在距離遼東封凍還有一個多月,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呢。”
高建國聽了,也點了點頭道:“老王說得對,我們的時間很緊,一點也耽誤不得。我建議馬上進行緊急動員。首先,在大明各地進行接收流民的船隻,馬上來著流民改變航向開往印度,在印度地區卸下流民,返航時裝滿糧食回遼東,在遼東卸下糧食以後,再去大明裝運流民送往印度地區。”
胡偉想了下道:“那這樣一來,印度地區必須加強民委會的管理力量,民委會現在也要進行動員,從公司各部門抽調精兵強,還要在各地抽調大批的基層管理幹部,組建印度管委會,負責印度的流民接收和安置工作。”
王和想了下,然後和旁邊的高建國耳語了幾句,然後笑著道:“老郭,你去印度那邊吧。現在李明、胡偉和老韓都走不開,我和老高還有一大堆事兒,只剩下你了。你去印度的主要工作,就是開發那裡的農業資源,這是重中之重。”
郭松聽了點了點頭道:“我回去馬上著手準備,這幾天我就招兵買馬,組建印度管委會。”
高建國沉聲道:“你到印度以後,要和軍委會情報部配合好,那裡的情況很複雜,首先要保持我們在印度次大陸控制區的穩定,爭取在兩年內站穩腳跟。為了減輕遼東、外東北的壓力,未來幾年印度將接收大批的流民,你的工作很重,要做好思想準備。”
公司董事局委員會的會議剛一結束,公司又開始忙碌了起來。正在大明沿海接收流民的船隻紛紛改變了航向,裝載著大批的流民開往印度地區。
五艘萬噸輪船也組成了一支龐大的艦隊,在大明沿海晃了一圈,拉著滿滿當當的流民,然後浩浩蕩蕩的開往了印度地區。
郭松也開始在公司各個部門大肆招兵,以最快的速度組建了印度管委會,然後坐上了飛艇,迅速的趕往了印度地區開始進行先期佈局,還有大批的遠東基層管理幹部和政工幹部坐上了駛往印度的船隻。
印度戰區低齡不也在抓緊佈置,在沿海地區建立大批流民營地,囤積了大批的糧食、布匹等物資。從戰區各個部隊抽調了一批骨幹,負責管理近期湧向銀的大批流民。
隨著印度戰區的電報不斷的發回公司,遠東眾人也被一波波的驚喜弄得有些茫然。除了遠東公司目前繼續的大批的糧食、針織品和棉花等物資以外,還有在莫臥兒帝國的首都阿格拉城,以及其他繁華城市繳獲的金銀和各種珍貴的珍珠寶石、藝術品等物資,就已經徹底的顛覆了所有人的世界觀。
另外還有數量巨大的精工巧匠,就更讓遠東公司的眾人欣喜若狂了。這可都是遠東目前最需要的人才,別看他們沒文化,但是隻要進了公司的各個部門,鍛鍊幾年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產業工人。(未完待續。)
第八百八十五章印度工匠
遠東公司各部門全都行動了起來,大批船隻滿載著大明北方的流民,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印度沿海地區,每天都有大批來自東方的船隻,在加爾各答、馬德加斯、第烏、蘇拉特、本地治裡、孟買、拉哈里、達卡等港口停泊。
大批流民被驅趕下船,然後被送進沿岸的流民營地進行淨化、分發物資,他們將馬上進行掃盲和集訓,當然也少不了全方位的政治思想教育。
只是這些工作,暫時由印度戰區的遠東軍各部隊抽調的骨幹管理,因為印度地區情況複雜,在印度地區的大明流民訓練的標準,將比遼東流民的要高不少,甚至快趕上遠東火槍民兵的訓練強度了。
幾個月的集訓下來,新組建的一個個流民中隊,其實也相當於成建制的火槍民兵連,每個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