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流民的餘糧都要緊緊巴巴的。
暹羅雖然是盛產稻米,但也架不住遠東如此規模的需求,畢竟這個時代中南半島的人口基數還無法和現代社會相比,湄公河平原耕地面積雖然很大,很多耕地原本可以一年三收,但卻因為沒有足夠的農業人口來耕種,很多耕地只能一年兩收或是乾脆荒蕪。今年是否還能出口那麼多的稻米,現在真的無法預料。
去年南洋各地的土王,在遠東大炮刺刀的逼迫之下,絞盡腦汁的收集糧食,基本把他們的底子也都掏空了,估計今年肯定拿不出那麼多的糧食了,逼得再狠也沒用。
今年公司還是得指望軍委會,大家對即將發動的印度戰役,都充滿了期待,希望軍委會能帶給公司一些驚喜。哪怕在印度的繳獲,能和去年持平,公司糧食短缺的情況,就會大大的緩解。(未完待續。)
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切從簡
公司今年將安置一百多萬流民,人數是以往四五倍還多,這也意味著公司將開發大批的荒地。地多了雖然是好事,但突然出現這麼多的耕地,對一些物資的需求也隨之急劇增多。
農業生產工具和各種必需的生活用品倒是好說,以前公司儲備了不少。而且那東西就算需求再多,海參崴隨便找幾家企業牟足了勁兒的話,現代社會的生產裝置一旦滿負荷開動,只需很短的時間就能生產出來。但是某些物資,就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了。
其中化肥就是目前公司最緊缺的一種物資。其實從公司在海參崴創業的那個時候,化肥就一直存在相當大的缺口。雖然農林部也想了很多解決的辦法,例如建立大量的土法化肥的生產加工點,並在遼東農村推廣土法堆肥技術,讓農戶們利用自家的條件,自己製作堆肥。
但是土法化肥和土法堆肥技術,一樣也需要新增大量的土法制作的化工材料,需要用小作坊式的土辦法來生產,根本形成不了規模,產量當然也無法保證。而新增工業製成的原料,也是一個難題,因為土法化肥和堆肥所需要的很多化工原料,同樣也是公司緊缺的物資。
遠東公司各大企業發展速度都很快,可唯獨化工處下屬的幾家企業,發展的速度一直不盡如人意。這其中有很多客觀存在的原因,根本就不是著急的事兒。
其實按照正常的發展速度,化工處的幾家企業算比較正常的了。究其根源,還是公司的發展太快了,使得很多企業都有些跟不上公司發展的節奏。
公司化工處下屬的海參崴化肥廠,自從投產以來,雖然一再擴建,而且一直實行四班倒滿負荷生產,但是產量卻始終無法滿足公司的需要。去年公司接受流民的數量驟然井噴,農林部又提前實施了開發東北、外東北的計劃,而且今年公司安置流民數量將破紀錄的達到一百餘萬。所以遼東各地春耕所需的化肥需求,將變得更加緊迫。
雖然公司也在各地發展土法化肥和推廣土法堆肥技術,但今年的化肥缺口依然巨大。僅靠無法形成生產規模的土法化肥和土法堆肥,根本解決不了目前化肥急劇短缺的根本問題。好在東北和外東北的土地都是非常肥沃,即便缺少足夠的化肥,今年遼東農作物的平均畝產量,也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下滑。
公司倉儲部開啟了一個個庫房,大批的車輛紛紛開進倉庫裝滿物資,然後駛往就近的鐵路車站和水路碼頭。這幾年公司積攢了不少的家底兒,各地的戰略儲備倉庫裡的各種物資堆積如山,但這一次,遠東的這些家底兒恐怕會在幾年的時間裡,逐漸被消耗一空。
建委基建處的任朝新,天天也是忙得腳不沾地。因為這一次需要安置的流民數量太多,如果讓基建處幫著每個流民建一間木刻楞,明顯不現實。
所以這次大規模的流民安置工作,建委基建處的主要工作,並不是幫助流民建造木刻楞,而是組織大批員工下到各個基層中隊,手把手的教授基層流民建造木刻楞的方法。各個流民中隊會自行組織流民,自己動手建設家園。
即便如此,百餘萬間木刻楞的建造,也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工程。光是所有木刻楞所需的原木,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還有木刻楞建造過程中所需的各種附件,也是一個不小的數量。
但在這個非常時期,所有的東西只能一切從簡。木刻楞的標準低得令人髮指,每間木刻楞只有裡外兩間,兩間房間加起來一共才不到十平方米。而且為了節省成本和加快建造的時間,所有流民的木刻楞都被設計成了聯排式。
每個中隊都是十個十戶一排的長條木刻楞建築,村子的形狀也是方方正正的一個方塊形狀。不知道的還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