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部分(3 / 4)

小說:遠東1628 作者:風雅頌

情緒常處於平靜狀態,常見病的發病率很低,因此當地人總結出一句話:地氣養人。

李明帶領大家組織根據地的流民,在根據地挖了大批的窯洞。窯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陽,背靠山,面朝開闊地帶,少有樹木遮擋,十分適宜居住生活。根據地的窯洞,大都採用靠崖式窯洞,在山坡高度允許的情況下,佈置幾層臺梯式窯洞,類似樓房。

灶臺設定在窯洞的外面,窯洞內一側有鍋和灶臺,在炕的一頭都連著灶臺,由於灶火的煙道透過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公司運來了大批的棉簾子,可以遮擋在窯洞的大門裡面,足以在最寒冷的冬天遮擋風雪。

每個窯洞裡都是三層木架式的通鋪,每個窯洞能安置四五十人,條件比較艱苦。但為了安置更多的流民,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公司建委基建處臨時派來了一批經驗豐富的移民員工,他們在流民中挑選了一批有過建房經驗的流民,集中培訓了一段時間以後,就帶著他們進行了緊張的施工建設,在工作中邊學習邊積累經驗。

窯洞中所需的木料,都是就地取材,這個時代的呂梁山區,林業資源非常的豐富,各種喬木、梓木、灌木和各種有性、無性、宿根、木本草類、蕨類繁殖的最佳生存環境和土壤選擇區,幾乎囊括了華北地區所有的植物品種。

根據地附近的山林裡,百年以上,甚至數百年的樹木比比皆是。根據地專門成立了林場,林場的砍伐組和木工組每天都在附近的山林裡伐木,並將砍伐的原木,在林場的木材加工廠進行加工。

為了滿足根據地的木材需要,公司支援了一批木工機械,並在木材加工廠安裝了一組蒸汽動力機組和一套蒸汽發電機組,為林場提供必要的動力和電力資源。

周林帶領著流民在附近山地大肆開荒,平整出了部分的土地,來年可以在在這些坡地種植玉米、馬鈴薯和紅薯。周林特意在農林部抽調了一批經驗豐富的移民員工,教流民種植這三種高產農作物的知識。

他還從公司帶來了大批的糧食、蔬菜種子,爭取明年春天在根據地開發農業資源,爭取在不遠的將來,做到根據地糧食自給自足。另外,以後他還將在根據地開展生態農業計劃,建立菌類培植中心、養雞場、養豬場和畜牧場。(未完待續。)

第七百四十四章山西(十二)

此時勝水河邊聚集著大批的內河機帆船,為了支援山西支隊的這次行動,公司甚至將黃河水道運送流民的大半船隻都調集了過來,這才算是解決了物資的運送問題。

幾個大隊陸續回到了呂梁山區,沿途還都在流民中收攏了一批青壯男女。現在根據地的各項基礎工程還都在收尾階段,這次行動劫掠的大批物資還要清點入庫,所以近期不宜收攏太多的流民。但是在入冬前,呂梁山根據地將根據糧食等物資的儲備情況,再確定今年收攏流民的具體數量。

勝水河簡易碼頭這幾天非常的熱鬧,山西遊擊支隊的官兵,以及大批的民兵和流民都在這裡忙碌著。李明和宋濤等人也都和大家一起搬運船上的物資。

整個根據地的人都被動員了起來,山上山下到處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這次任務劫掠來的物資太多了,從船上卸下來的物資堆積如山,都被放在河邊幾個物資臨時存放點裡。然後用一輛輛馬車再把物資運到山下,利用進山索道將物資送進根據地。

根據地的山下,進山索道正在全負荷運轉,二十四小時日夜不停的向根據地運送著各種物資。幾臺蒸汽機組劇烈的咆哮著,根據地工業小組的員工緊張的守護在裝置的旁邊,緊張的觀察著裝置的運轉情況。

因為物資太多,運送物資的進山索道速度,也無法在短時間把所有的物資運到山上。李明就命令將所有的戰馬,以及繳獲的騾馬和耕牛都利用了起來,馱運物資上山。

很多上山的民兵和流民,都會主動的要求揹負一袋糧食,或是其他物資,雖然山路陡峭,但是他們真的是餓怕了,只要讓他們背糧食,再沉他們也不怕。看到公司拉回來這麼多的糧食,大家的心裡都踏實了,就算再苦再累,他們也要把糧食背到山上去。

呂梁根據地現在一窮二白,雖然有公司支援的一些物資,但這裡距離公司畢竟太過遙遠,往返一次需要很長時間,如果光指著公司一味的支援,明顯不現實。目前公司還能依靠運送流民往返的船隻,不斷的對根據地進行物資的補給,可一旦進入冬季,公司的物資補給就會大幅度減少。

所以呂梁根據地還是要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爭取做到自給自足,透過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