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的,就得好好的利用薩摩藩,借用島津家這把鋒利的武士刀大開殺戒,讓整個日本血流漂櫓,變成一片人間煉獄。
即便就算這樣,想要徹底消滅日本所有的武士階層,畢竟也不現實。公司未來會盡量消滅效忠德川幕府和各地大名的武士階層,收編散佈於日本各地的流浪武士。爭取讓他們效忠遠東公司。
軍委會的敢死軍部隊已經成立了幾年,無論戰鬥力還是忠誠度,都讓公司上下非常滿意。很多敢死軍武士都已經娶妻生子,把他們當做遠東的一份子。未來以他們為骨幹建立的敢死軍部隊,也必將是公司的成為遠東公司對外戰爭的中堅力量。
未來幾年,軍委會將會發動征服印度、中南半島、新幾內亞、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都需要動員大批軍事力量。日本敢死軍、外東北土著騎兵和蒙古騎兵,都將作為主力部隊參戰。
尤其是中南半島、新幾內亞、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環境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這個時代那裡還多是未經開發的原始叢林,條件極其複雜,毒蛇蚊蟲遍佈其中,還伴隨著各種瘧疾,除了當地的土著,其他地區的人在那裡死亡率非常高。
以後如果讓敢死軍去開發那裡,估計也能消耗一部分。日本敢死軍的武士也都將分散駐守在遠東的海外領地,協助軍委會海外兵團維持當地的治安。
至於日本的底層平民,也會逐步安置在遠東公司治下的各個地區,他們會和朝鮮人一樣,成為遠東農莊裡的農奴和各大礦山裡的苦力礦工。
隨著朝鮮的工作逐步開展起來,軍委會也開始為下一階段的日本戰役做準備。但主力部隊調離朝鮮之前,還要組建朝鮮治安軍,維護朝鮮的治安。
軍委會在外東北土著的各個山地民兵旅,以及民兵旅的騎兵中抽調了部分兵力,組建了若干朝鮮守備旅,分別駐守在朝鮮八道。又從朝鮮護衛民兵隊中擇優選拔了一批民兵骨幹,在朝鮮各地組建了武裝警察部隊。再配合朝鮮各地的民兵護衛隊,作為朝鮮的主要守備力量。
為了確保朝鮮的安全,軍委還在朝鮮漢陽地區,留下了一個海外旅,作為快速反應部隊,應付朝鮮突發的緊急情況。
安排完朝鮮地區的防務,軍委會朝鮮戰區的三個軍團主力,也開始逐步南下,屯兵朝鮮南部的釜山。部分部隊撤出朝鮮,分別進駐濟州島和種子島。
如今日本內戰已經進入了相持階段,以德川幕府、薩摩藩為首的九州聯軍、長洲藩為首的聯軍,以及其他幾股大名聯軍,在日本本州、四國等地鏖戰不休。
主要的交戰雙方就是九州聯軍和德川幕府的軍隊,雙方歷經數次會戰,戰局一直呈僵持狀態。其他幾股聯軍勢力,也趁機擴大地盤,不斷蠶食周圍的土地,但都儘量不參與九州聯軍和德川幕府之間的戰爭。
九州聯軍和德川幕府在交戰之餘,雙方也在不遺餘力的爭取其他幾股聯軍的支援,都希望擴大自己的陣營,獲得戰爭的最後勝利。但其他勢力卻都在觀望,待價而沽,只等著哪一方堅持不住,好趁機介入戰爭,獲得最大的利益。(未完待續。)
第七百三十一章島津家的決斷
目前本州會戰的雙方,都已經陷入到了戰爭的泥潭,無論是九州聯軍,還是德川幕府,都已經沒有了坐下來談判的可能。雙方只能硬著頭皮打下去,戰爭到了這一步,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了。不管是誰露出敗相,馬上就會以徹底的滅亡而告終。
如今日本各地大名都在加強自己的實力,而且他們還都在四處結盟,就等著雙方分出勝負,然後就會紛紛旗幟鮮明的支援獲勝的一方,希望從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軍委會透過外科手術式的斬首行動,除掉了德川家光和德川幕府的那些親藩大名,讓德川幕府瞬間陷入了急劇的混亂之中。
這也讓日本各地的大名,從中看到了機會,野心也都膨脹了起來。原本一些規規矩矩的大名,也都蠢蠢欲動,大肆擴兵備戰。
薩摩藩在遠東的大力支援下,迅速整合了九州各地的大名,組建了九州聯軍,大規模登陸本州,就是想趁德川幕府目前混亂的時期先發制人,將德川幕府擊敗,佔據本州京畿重地。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德川幕府的實力畢竟未損,而且德川幕府枝繁葉茂,手下更是人才輩出。短暫的混亂之後,德川家馬上就做出了應對,迅速收縮防區,將所有的主力集中在本州島中部的京都地區,以及大本營江戶地區。然後開始了大規模動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就穩定了局勢,並且完成了戰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