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狼煙四起,紛紛傳來急報,察哈爾部的韃子大舉南下寇邊,規模比往年曆次都要大,據前方探馬回報,聚集在長城以北的蒙古騎兵,人數超過了十萬。
這可把崇禎和大明朝臣嚇壞了,雖然流民軍禍亂中原讓他們焦頭爛額,但是和蒙古韃子南下寇邊相比,絕對不能同日而語,這若是讓韃子突破了宣府、薊州,那蒙古鐵騎就能一路殺到北京城下。
守邊的明軍面對鋪天蓋地的蒙古鐵騎,當時就被嚇尿了,紛紛點起狼煙號炮,一時間大明北方戰雲密佈,軍情如火。
崇禎連忙四處調兵北上護衛京師,傳旨山東、山西、大同、保定各路各地總兵火速選銳入援,關、寧、薊、密各總兵也盡數領軍入援。
其實南下的蒙古騎兵,都是由遠東西部軍區司令員王耀武,率領的幾個蒙古騎兵師和幾十個蒙古民兵旅組成。察哈爾部主力精銳被遠東消滅了以後,遠東西部軍區的兩個蒙古騎兵師和大批蒙古牧民中隊,就一直在錫林郭勒附近遊牧。
軍委會的軍事會議剛一結束,西部軍區王耀武就動員了大批預備役騎兵旅,然後率領兩個主力騎兵師和幾十個民兵旅西進錫林郭勒草原,做出了一副南下寇邊的態勢,無數蒙古鐵騎氣勢洶洶衝向宣府、薊州。
崇禎這個時候哪還有心思去管中原的流民軍,只能調集精銳堅守京畿重地。原本五省總理洪承疇就無錢無糧,這個時候北方蒙古鐵騎寇邊,別說邊軍了,就算是山東、山西、大同的各路精銳都被抽調一空。
他只能聚集陝、晉、魯、豫、川及湖廣的各地官軍,四面分進合擊,企圖一舉盡殲剿滅中原的各路流民武裝。但是各地的精銳明軍都被抽調一空,九邊軍鎮的邊軍也無法南下,剩下的明軍戰鬥力低下,遇到流民軍馬上一觸即潰,但是禍亂地方卻一個比一個厲害,使得流民軍越戰越勇,大明北方的局勢逐漸變得越發不可收拾了。
呂梁山根據地,山西遊擊支隊一萬餘人已經在這裡訓練了兩個多月。其中正規部隊五千餘人,民兵部隊一萬餘人。根據地經過兩個多月的建設,各項工作也都步入正軌。
根據地糧食儲備有限,根據地並沒有收攏太多流民,主要的任務就是練兵,幾百名來自遠東各部隊的骨幹,已經紛紛下到部隊,對山西遊擊支隊進行專業系統的訓練。
因為對山西遊擊支隊的要求並不高,訓練標準也和遠東正規部隊差距較大,雖然只是經過了兩個月的訓練,但山西遊擊支隊的戰鬥力卻有了顯著的提高。再配上遠東裝備給他們的武器裝備,對付大明各地的官軍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另外,根據地的一萬多民兵,也都是精心挑選才留下來的。為了提高他們的軍事素質,王海洋讓山西流民支隊的各部隊士官骨幹,輪流到各個民兵中隊,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基礎軍事訓練。
他們主要的任務是一邊勞動一邊接受訓練,以後也是山西遊擊支隊的重要兵員補充。民委會的工作組,也會慢慢的培養他們,以後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將成為各地根據地的基礎層管理幹部。(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三章崇禎大旱(十四)
就在山西遊擊支隊緊張訓練的時候,李明和宋濤等十幾人乘坐飛艇回到了大明。他們趕到了呂梁根據地,馬上召集了山西遊擊支隊各個分隊負責人開會。李明宣讀了公司對山西遊擊支隊的命令,並做出了具體的行動部署。
“今年大明北方的旱災,已經波及陝、甘、晉、冀、魯、豫數省,現在無數災民逃離家園,掙扎在死亡線上。遠東公司已經做了總動員,決定盡最大的努力救助災民。我們山西遊擊支隊原定的任務,也有了比較大的變化。
原定部隊在呂梁山根據地集訓計劃取消,以支隊五千多正規部隊的官兵為骨幹,用一萬多民兵部隊組建五個遊擊支隊,分別進入河南、山東、陝西等地收攏流民建立根據地。軍委會為了支援各個新組建的遊擊支隊,派來了大批幹部以及通訊、炮兵、後勤、工兵等技術兵種,加強各個支隊的戰鬥力。
目前裝載支援物資和人員的船隻已經起航,不日就會趕到山西。在支援部隊趕到之前,我們山西遊擊支隊要做好部隊的整編工作,以原支隊正規部隊的戰士做為教官,對民兵部隊進行集訓,儘可能提高他們的戰鬥力和組織紀律性。
我將和王海洋、宋濤等人,在呂梁山根據地組建遠東大明遊擊司令部,我擔任司令員,宋濤、高強擔任副司令,高強還兼任遊擊司令部參謀長,政委馬慶。其他各個遊擊支隊的支隊長的人選全部由野戰師抽調,原支隊各大隊長,擔任各個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