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部分(3 / 4)

小說:遠東1628 作者:風雅頌

工匠以怠工、隱冒、逃亡等手段進行反抗。這也使得大明各個製造局生產的軍械等產品質量極為低下。

反觀遠東各大廠區內的工匠,他們穿著統一的制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有條不紊的埋頭忙碌。每個人都是幹勁十足,工作的時候也非常認真,即便是汗流浹背卻依然勤勤懇懇的辛苦勞作。(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他們都是大明的流民

離開了瀋陽郊外的幾個廠區,周比利又領著盧象升來到了郊外的基層中隊。現在秋收已經結束,各個基層支隊的農戶們正在進行越冬準備。

包括修補房屋、儲存青儲飼料、搭建牲畜暖棚、儲存秋菜、醃製越冬的酸菜泡菜、製做豆醬、收集柴火、填補冬衣鋪蓋等等,反正在第一場雪來臨之前,遼東普通的農戶家是閒不下來的。

這個時候各個支隊附近的農貿集市也分外忙碌。雖然遠東中央銀行已經發行了紙幣,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的集市,紙幣和硬幣的流通卻依然無法和城鎮地區相比。

因為農村地區實行了包產到戶,農民種糧積極性大大提高的同時,也在閒暇的時候搞一些副業。例如養點雞鴨等家禽,每天收上來幾個雞蛋,家裡不捨得吃攢起來留著到集市上換些油鹽醬醋什麼的。

還有在家裡的小院裡種些蔬菜,滿足自己家餐桌上的需要以外,剩下的也會拿到集市上換點家裡需要的東西。

還有手巧的做點草編的筐筐簍簍,會裁縫活的做些鞋墊布鞋,會繡活的繡個荷包、香袋,手藝好的做些爽口的泡菜鹹菜,反正集市上針頭線腦、棉衣鋪蓋、瓶瓶罐罐、鞋襪帽子什麼都有。

傳統的農戶家更願意採用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交易,他們獲得現金的途徑一般都是在繳糧的時候,額外賣些餘糧獲得一些現金。

農戶家手裡有了現金也會藏在家裡隱秘的地方,很少拿出去花,權當家裡的過河錢。再就是趕上春節的時候置辦些年貨,給孩子添幾件新衣,弄些對聯鞭炮什麼的。

如今遼東各地的農貿集市已經形成了很大的規模,用紙幣、硬幣現金交易的情況,也在逐年增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農戶們日子雖然好了起來,但是也僅是能吃飽穿暖了,還遠談不上富裕。

好在來到遼東地區的農戶們,大都是流民出身,他們對現在的日子已經無比的滿足,在他們看來,能讓自己填飽肚子,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

他們在大明的時候,即便是風調雨順的年景,一家老小起早貪黑的忙活,也只能是混個半飽,到了開春的那個月,沒準還得挨幾天餓。

周比利和盧象升在人流密集的農貿集市裡四處逛著,面對如此熱鬧的集市,盧象升也是暗自咋舌,沒想到遠東的鄉村居然有著這樣一番場景。

集市裡一個個農戶挑著擔子來回穿梭,一個個擺著攤子農戶在那裡大聲的吆喝。時不時就能看到兩個農戶相互間以物易物,雙方為了爭取一點蠅頭小利,在那裡吵得面紅耳赤。

“周先生,沒想到遠東的百姓日子過得不錯啊。可我聽他們的口音,怎麼多是山陝一帶啊。”

“這不奇怪,他們都是山陝地區這幾年的流民,很多一大家子人都餓死在逃荒的路上了,大都是靠吃死人肉活下來的。如今他們被遠東安置在遼東各地,還給他們分了土地和房子,現在他們的日子還算過得去。”

盧象升眼神一凝,沉聲道:“你是說……他們都曾是大明的流民……”

“對啊,要麼遼東哪來的這些人,原本幾百萬遼民大都被女真韃子禍害死了。除了這些山陝地區的流民,還有很多是河南、山東、寧夏和南北直隸的流民。”

聽了周比利的話,盧象升深吸了口氣,板著臉說道:“你們遠東接受了大明冊封,是大明的藩屬之國,怎麼能在大明隨意擄掠平民。”

周比利笑了下道:“如果我們不把他們接到遼東,難道大明能救濟他們嗎。他們在大明要麼從賊,要麼餓死,哪還有什麼活路,來到我們遠東,至少能安居樂業。”

“你……那他們也是大明的臣民……”

周比利冷冷的一笑,然後揶揄道:“盧大人,你的意思是……他們是大明的臣民,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瞭。”

他說到這裡,平復了一下情緒,然後沉重的說道:“盧大人剿過流賊,想必也見過流民的慘狀。我想請問盧大人,大明面對如此眾多的流民,有過哪怕一次賑濟嗎?我去過山陝地區,親眼見過災區的慘狀,以前我只是在書裡看到過,可是那一次我才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叫屍橫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