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長……你們可算是到了,這裡數百萬石糧食,責任重大啊。只有我手下不到二百個兄弟,這幾天我就睡了不到三個時辰,我……”
秦二狗也是滿臉愧疚的說道:“老連長,我們來晚了……我這就讓部隊馬上接收防區,你和兄弟們趕快好好的睡一覺。”
他說完轉身一揮手,大喊了一聲道:“兄弟們,迅速接收防區……”
“是……是……”
隨著全營官兵的一聲聲響應,官兵們分別衝向了臨清州的各個防禦地點,把早已精疲力竭的武裝警察部隊換下了崗位。(未完待續。)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天下糧倉
臨清古城格局與北京城極其相似,也是“城中有城”。外面是“土城”,周長20餘里的城牆內,居住的多是往來商賈。
“土城”的北部,還套著一個小城,這就是“磚城”。這個闢有四門,周長9裡的“磚城”,正是為了拱衛糧倉所建。
“先有臨清倉,後有臨清城”,簡短而準確地概括了臨清興建倉廒儲糧的歷史。正是為了加強安保力量,明朝政府才在糧倉外修建了臨清磚城。
臨清磚城史稱“幞頭城”,也稱冠帽城,這種形狀就因最初的糧倉佈局而成。“倉”是總稱,“廒”則是儲糧的庫房。以廒為儲藏單位,每幾間房屋為一廒,接連成排,蔚為壯觀。臨清、廣濟、常盈三大倉合計,倉廒竟達801間之多。
自明代會通河疏浚以後,臨清位於南北兩京之間,號稱“天下第一碼頭”。臨清“扼漕運咽喉”的獨特地理區位優勢,使臨清糧倉兼具轉輸、調劑餘缺、支付月糧的功能。
臨清城內的運河裡舟楫如林,帆檣如梭,大量漕船往來使臨清成為江北的繁華城市。因為糧倉起到的吞吐作用,臨清的糧食交易市場日漸繁榮。臨清官方、軍方和百姓買賣的糧食數量巨大,使得這裡成為華北最大的糧食交易市場。
遠東軍中原戰役打響以後,南部兵團的運河艦隊,利用黃河水道殺進京杭大運河,對沿岸的重要目標,尤其是淮安、濟寧、臨清、德州四大糧倉,發動了突襲。東部兵團登陸部隊,也在第一時間迅速的佔領了天津,並控制了天津的官倉。
守備運河沿岸的大明衛軍早就從裡到外爛掉了,面對兇猛的遠東軍,基本上都是一觸即潰。遠東軍輕鬆的佔領了京杭大運河的各個重要目標。
秦二狗率領野戰師的一個營趕到臨清州之後,迅速的接管了各地的防禦,將已經苦苦支撐了幾天的武裝警察部隊換了下來。
這幫剛剛參軍一年的武裝警察部隊官兵,全都長舒了一口氣,畢竟都是沒經歷過什麼戰鬥的新兵,兩百人守護如此重要的目標,他們的壓力可想而知。
秦二狗讓王四帶著部隊好好的休息,他也馬不停蹄的在各個崗位巡視,生怕出了什麼差錯。他和營教導員來到臨清州城的城牆,從城頭俯瞰臨清州城內的景象。
這個時代的臨清州城,非常的熱鬧繁華。城外的碼頭也是商賈往來之地,每日運河船隻如梭,碼頭上也是人潮洶湧,車馬如林。
臨清州城內有三十二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絃樓,這些都是一個個銷金窟,各地眾多商賈和運河上的漕運官員,每天泡在酒池肉林力,極盡奢靡。
可如今原本繁華熱鬧的臨清州城,此時滿城死寂,就連燈火都是稀稀落落。自從遠東軍佔領了臨清州城和眾多糧倉,駐守在這裡的明軍就被打得四散奔逃。
遠東軍接管了臨清州城,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而是儘可能的維持城內的秩序。戰鬥開始時城內一些嘎雜流痞趁火打劫,都被遠東軍從城內的各個角落翻了出來,分別用刺刀挑死於街頭。
當時行刑的地點,都在城內最繁華的地段,遍佈街頭的鮮血,城狐社鼠淒厲的嘶嚎,還有一具具鮮血淋漓的屍骸,分別高高的掛在城內各處,隨著春風吹過來回搖曳不休,場面極為血腥暴戾。
遠東軍的鐵血手段,也對城內的眾多有心人,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不管是城內的官員士紳,還是南來北往的豪富商賈,都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房門緊閉,不敢有絲毫動作。
城內外的底層百姓就更加的恐懼了,這個時代一旦城破,等待城內百姓的命運,往往是極其悲慘的,家財被劫掠,婦人被淫%虐,老幼被殘害,青壯被徵用,若是遇到殘暴的軍頭武將,屠光全城的行為,都是屢見不鮮。
而遠東軍剛一進城,就在城內外掀起了一輪鐵血的殺戮。
因為臨清州地處要衝,乃是南北一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