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你這個店以前來的不是這些人吧?”
何本生點了點頭道:“以前這幫商戶哪看得上我這裡,我這個飯莊薄利多銷,量大管飽,來這裡吃飯的都是碼頭上的苦哈哈。如今運河封了,這幫人也沒了營生,如今都不來了。”
秦二狗聽了一皺眉,轉身問道:“老何,在碼頭上混飯吃的人不少吧?”
“多了沒有,可萬八千人總是有的,都是憑力氣吃飯的人,也賺不來幾分銀子。如今糧食被炒到天價,他們賺的那點兒,辛辛苦苦的忙活一天,也僅夠給家人買點米糧吃個半飽。”
聽了何本生的話,秦二狗滿臉凝重的點了點頭,然後衝旁邊一揮手,領著幾個遠東軍官兵離開了福運來飯莊。(未完待續。)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棚戶區
秦二狗回到了臨清守備區司令部,胡成正在和司令部的幾個人吃飯,他看到了秦二狗,笑著道:“老秦,就等你了,快來吃飯……”
如今守備區司令部午餐也是從城內的飯店裡訂,秦二狗坐在桌子前,滿臉凝重的說道:“我剛剛瞭解到,平時有數千人在臨清城碼頭討生活。可如今我們封了碼頭,截斷了大運河,這幫人也就沒了營生。
他們都是各地來臨清州謀生的老百姓,每天辛辛苦苦忙碌一天,只能賺取一些微薄的銀子。可現在他們沒了營生。本來活得就夠苦了,還要養活一大家子人,若是再熬幾天,恐怕就該有揭不開鍋的了。”
胡成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然後嘆了口氣說道:“唉……這件事我們還真得管,正好拿他們做為我們再臨清城的突破口,爭取改變我們在臨清城老百姓心裡的形象。”
秦二狗笑著道:“老胡,你還真跟我想一塊兒去了,那就讓教導員他們把這個工作接過來。具體怎麼實施我們開個會研究一下。”
臨清城南外不遠,運河東岸是一片連綿不絕的棚戶區,從山東、河南、北直隸等地來到臨清州謀生的底層百姓,基本都住在這裡。
秦二狗領著王霄和郝雲一個排的戰士來到了這片棚戶區,他們分別是野戰營和騎兵營的教導員。
他們站在棚戶區的旁邊,也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個個窩棚破破爛爛的建在運河的岸邊,前幾天的那場大雨,使得這裡到處都泥濘不堪。周圍瀰漫著一股腐爛泥土的氣息,讓人聞之慾嘔。
秦二狗轉身對身後的一個臨清州的小吏說道:“這裡的人平時都在碼頭上混飯吃嗎?”
一個長得黑瘦的漢子,一路小跑來到秦二狗的身邊,點頭哈腰的說道:“軍爺,這一片都是山東人,城北還有個地方,住的是河南、北直隸的人。這兩夥人都挺抱團的,平日裡也是老死不相往來。在碼頭上為了爭點活沒少磕碰,每年都得死上十個八個的。”
秦二狗點了點頭,心裡當然知道,出門在外討生活的人,若是不抱團非得讓人欺負死。於是各地的人都自發的走到一起,為了多爭點活計,好勇鬥狠太正常了。
“在臨清州討生活的外地力工多嗎?”
那個小吏想了下,然後嘆了口氣道:“臨清州現在有三五千人吧,這還不算他們的家人,都是各地逃荒來的流民。前幾年多,足足好有十幾萬人,老幼大都餓死了,當時那個慘啊,白天河邊堆滿了死人,還沒到晚上就被其他流民啃光了。
後來都被一個什麼商行給接走了,好像去了海邊。一些有家有口不願意走,就都留在了臨清州,天天在碼頭上混口飯吃。他們大都是腳伕,憑力氣賺點辛苦錢。平日裡在碼頭做點抬抬扛扛的粗活,一年到頭落到他們手上的銀子沒多少,也就讓家人混個半飽。”
秦二狗又接著問道:“我聽說碼頭上還有不少車伕和船工,那些人住在哪裡?”
“軍爺,車伕大都是本地人,要麼就是附近幾個縣的。船工就雜了,南來北往的都有,他們一般都在碼頭旁邊大車店的通鋪對付幾宿,或是在船上住。”
聽了那名小吏的話,秦二狗轉頭對身後的兩個教導員說道:“老王,你和老郝估計以後怕是要辛苦一點了。當務之急就是想辦法改變這裡的狀態,儘快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這也是我們臨清守備區地方工作的突破口。爭取在民委會工作組到來前,為他們打下一個良好的群眾基礎。”
王霄和郝雲聽了秦二狗的話,都滿臉凝重的點了點頭。
他們心裡真沒什麼底兒,目前臨清守備區一共才一千多人,三個營的政工幹部加在一起幾十個,卻要面對如此多的底層百姓,工作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