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歌,文漳硬著心腸,他殺戮、他不得不殺戮,眼前的蒙古漢軍看起來雖然可憐,但文漳知道,當年蒙古騎兵面對宋軍時也是這樣不假思索的開始殺戮、即使面對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殺戮的屠刀從來也沒有停止。
二十萬大軍,拼命的逃亡,他們躲進了森林裡、他們往後拼命奔跑、他們跪在地上求饒,但沒有人反抗,或許說沒有更多人反抗,無論他們多麼慌亂,被火炮炸出來的坑道,像被詛咒了一般,他們怎麼也不敢往裡面靠近。
“殺、殺、殺……”文漳心中默唸著仁義,但他下手卻是毫不猶疑,那一個驚慌失措的蒙古漢軍小兵,他嘴角的絨毛還沒有長全,文漳不知道他家裡是否還有雙親、是否還有弟妹,他慌張的臉色帶有不捨,但文漳毫不猶疑的砍斷了他的頭顱;那個面無表情的小將,他臉色帶有一絲憤怒,他吆喝著向文漳撲過來,就如飛蛾撲火一般毫不遲疑,文漳不知道他家裡是否還有老人,溫柔可人的妻子、調氣搗蛋的孩子,乖巧伶俐的弟妹,但他還是毫不猶疑的舉起的長刀,沾滿了鮮血不斷往下滴的長刀,在他眼前劃出一道鮮紅的印記;那個臉色蒼白的老兵,或許已經想到了自己的結果,他是在憐惜這個世界嗎?他是懷念家裡的老伴嗎?他是想起年老了也得不到善終嗎?他願意戰死沙場嗎……
這一切都沒有結果,隨著文漳的長刀一次又一次落下,一個個帶有夢想、帶著希望、帶著祈禱與祝福的蒙古漢軍倒了下去,這裡便是他們的歸宿。
文漳驚奇二十萬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