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隨著他的一些理念逐步宣揚出去,下面的一些基層官員,也開始重視起王巨。
所以王巨才想出這個計劃。
都是為了國家,而非是個人。
章惇訝然道:“子安,那邊有這麼多糧食?”
“那可能啊,”王巨大笑:“子厚兄,就那麼一點百姓,不要以為宋朝有災害,若大地真是圓的,這次災害會波及到大部分地區,當然,海外多是無主之地,開始開拓的都不是不錯的地方,雖有災害,還會得到一些積餘的糧食,否則我也不會支援這些海商們的遷徙了。然而去年的糧食,海外的佔的比例很小,多是從交趾兌換過來的,或者在嶺南提前籌集的。然而交趾漸漸對我朝不滿,估計難以籌集了。”
“那從哪裡得到糧食?”
“除了交趾,還有,水真臘,占城,嶺南承蒙你主持了木棉司,這幾年開發得不錯,應當還能繼續得到一些餘糧。當然,若是沒有海船,即便嶺南有餘糧,也很難運到北方,成本太高了。”
“那些海商們有沒有怨言?”
“不會,他們想要多得財富,手裡必須有更多的移民,所以有求於朝廷。只要朝廷不為難,他們在財力許可的情況下,還會支援朝廷的。畢竟國內才是他們真正的根基。”
不過訊息很快傳到趙頊耳朵裡,他立即將王巨召到宮中詢問。
確認後擔憂地說道:“王卿,不要將那些海商們逼得太緊。”
古代人對工商業認識還是很落後的,士農工商,工還不是工業,乃是工匠。
所以趙頊曾經一度下詔,讓巴蜀伐桑種糧,李世民也曾一度禁止百姓穿綾羅綢緞,認為這種奢侈的穿著,會給國家帶來不好的風氣,特別是明朝,居然下了禁海令。鄭和下西洋送銀子送綢絹,百姓也沒有送銀子送綢絹,然而卻禁海了。
但王巨反覆地說,趙頊也就懵懵懂懂的會意一部分道理。
這個海上貿易看來對宋朝會產生很多好處,朝廷就是默視而不去鼓勵,那也不能去妨礙。
去年是三百多萬石糧食,若是今年明年再陸續運來三百多萬石糧食,而且是從高成本的海路運來,會不會讓這些海商們反感?
“陛下,不會,主要還是移民,遷徙的數量大,他們也害怕著。一旦移民數量差不多了,不那麼渴望,就是有一部分海商積善行德,但不會有現在這麼高的積極性。”
這是王巨提先埋下的坑,不要以後的泉州知州,真以為海商們是冤大頭,然後伸出貪婪的大手,那就糟糕了。
“是這樣啊……對了,延州那幾戶商賈有沒有參與?”
都不是傻子。
“參與了,”王巨老實答道,但參與多少就沒有說了。
“其實他們都不錯,”趙頊又說,他也沒有深問,然後道:“為何讓張貴與高川辭去朕賜的同進士出身?”
“陛下,臣知道陛下是好心,張載高風亮節,由是獎勵張載,高川與臣妹妹訂親,因為沒有出身,久久不能成婚。然而陛下還記得臣所說的話,世襲……”
何謂世襲,一是恩蔭制度,二是權貴的相互聯親,三就是權貴的免賦稅,結果是一代比一代資源多,於是財富土地一起向極少數人手中集中,由是對國家產生了嚴重的妨礙,包括那麼多人反感變法。
不從根本上對付世襲,只是想多徵稅,那是不可能解決的。
“臣既然指出這一點,就不會參與到這個世襲的遊戲中。如果他們有本事,去考中進士,沒有本事,臣就讓他們做一個富家翁吧。”
“唉,唉,”趙頊連連嘆氣,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王巨雖然脾氣不大好,對國家確實很忠心的,而且也有能力。
因此他又說道:“替朕在泉州再守兩年吧,到時朕必以兩府官相待。”
“臣年齡還不足,不急,先磨礪再說,而且臣對時務仍沒有看透,看不透,進入兩府不過尸位素餐罷了,臣不屑做這樣的官員。”
但天下間……尸位素餐的官員不要太多,趙頊盯著王巨剛毅的臉,心中更加感慨,不過他忽然浮現出一個嬰兒的臉孔,這個角度正好看到的是王巨側面,從側面看,十分象。趙頊沒由來心中毛毛地想,這兩人,膽子不會這麼大吧。
第622章都在變
“大洋彼岸風景如何?”趙念奴問。
“有些不同吧。”
“還真有啊。”趙念奴驚奇地說。
“怎麼傳入你耳中?”
“京城都在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