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健原因就是王巨到京城時,快到了六月。
對於絲料來說,時季已經很晚了。
並且讓商賈下去湊集絲料,已經帶來帛價的變動。
不要小看了它的影響,因為印染技術的拘限,這種絹交厚實厚密,密度幾乎相當於後世美元的近三倍,而且面積更大,一張十文錢的絹交質量幾乎超過了三點克,至於一百文的絹交因為有金絲銀絲,幾乎達到了六點五克。
當然,這也是王巨有意而為之。
成本越高,越是厚實厚密,才不易讓一些不法商人偽造,才會讓百姓認可。
雖然比較重,但相比於銅錢呢?
這裡首先說一下宋朝銅的作用,都知道的有銅佛像,銅鏡,但實際銅在宋朝用途很多,比如各種大件用具,最多的就是盆。
這時代肯定沒有塑膠臉盆,也沒有鋁製品,至於燒製陶瓷大件,依然很困難的,或者有人說我小時候用過瓷臉盆,那是陶瓷嗎,不是,是搪瓷,現在哪裡有搪瓷,就連琺琅技術還沒有完善呢。但錫偏軟,鉛偏脆,鐵容易上鏽,木材太笨拙,所以各種銅盆佔據了近半市場。另外還有各種掛件與其他器皿,再者就是鍍金,有錢人家會鍍上真正的金粉,沒有錢的,就用鍍銅代替鍍金了。
但相比於上古時代,宋朝對銅的應用範圍又不及之,比如上古的各種大型青銅器,以及兵器。這些現在都被鐵所代替。
然而為什麼銅的價格相當於鐵的十倍?
無他,銅多數用來鑄幣了,物以稀為貴,因此是鐵的十倍以上的價格。
再說銅幣的構成,實際銅幣不完全是銅鑄造的,那樣虧得連褲子都沒得穿了。才開始宋朝還好一點,一個銅幣裡面能有兩克多銅,但後來隨著銅價上漲,銅越來越少,只有一克多,餘下的就是鉛錫了。
因此宋朝銅幣越往後質量越差,但一塊銅幣肯定不止一克多的,就象熙寧元寶,正常在四克以上。
現在將貫統一起來,一貫錢就是真正的一千文錢,一貫錢質量會達到四千克,八市斤重!
想一想到樊樓吃一頓飯,起步價就得好幾百貫,得用好幾輛車子裝錢,才能吃上一頓飯。
當然,不會有人真的那麼做,去樊樓吃飯的,多是用金銀舊交鹽鈔茶引等準貨幣,而不是用銅錢,但這樣,必然還是很麻煩的。
現在因為絹交的出現,這些問題會全部得到解決,如果用十文錢的絹交,一貫錢質量只有三百克,用一百文的絹交,只有六十五克。
至於大型交易,比如說五萬貫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