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部分(3 / 4)

小說:暗黑大宋 作者:蒂帆

。似乎各個書籍也是這麼記載的。

然而這樣以為那就錯了。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也統一了度量衡,然而只是初步的統一,實際歷朝歷代度量衡與計量衡一直很混亂。

首先說重量,古代一斤是十六兩,但到了長度後,又成了十進位制,一丈等於十尺。因此王巨想在彼岸廢除十六進位制,規訂一斤是十兩,然而百姓很不習慣,王巨無奈了,只好停止一斤十兩制度,重新恢復了一斤十六兩。

這樣還不算混亂,就象一斗等於十升,但一石等於多少鬥?十鬥?NO,石是重量單位,以米算,一石米不過八斗左右。

然而還不算混亂的,最混亂的就是錢,一貫錢多少文,一千文?錯。一貫錢在宋朝標準是七百幾十文,後來銅錢稍鬆一鬆,是八百多文,九百多文當成了一貫錢。

與朝廷無關,而是百姓自己預設的數量。

然而隨著宋朝安定,特別是宋真宗鹹平之治後,經濟迅速繁榮,也導致貨幣嚴重緊張,嚴重缺乏銅幣,於是一貫錢在私商裡,往往只有五六百文錢。

不服,那麼用重寶吧(也就是宋朝發行的大錢,略大一點,一個銅板相當於十文錢)。

用重寶不服,那麼用鐵錢吧。

用鐵錢不服,那麼用紙交茶引鹽鈔吧!

但也不能怪宋朝不作為,真的沒有充足的貨幣啊。

不過到了宋徽宗時,開始胡來了,不計國家經濟地濫發楮幣(楮皮做的紙幣),導致物價失控。因此紙幣雖有進步意義,但在明清都沒有執行了。

所以一匹絹長度是十丈,也不能當真。

真正的標準乃是四十尺,但放在絹上,四十尺就是十丈!

但不急,四十尺也不是十三米多,因為各朝各代尺的長度不一樣,甚至同一朝代,不同時期長度都不一樣。大約是西周四十尺相當於23。92市尺(797。25厘米)。漢,27。74市尺(915。58厘米)。唐,37。3574市尺(1245。12厘米)。宋,36。9009市尺(1229。90)。

所以古代人稱丈夫,不是身高達到三米多才是真正的男子漢。

這個一丈,是一米九幾。

當然,身高達到一米九幾,在古代是相當驚人了。

一匹絹的長度還好統計一點,寬度更加混亂了。周朝一匹絹的寬度是二點二週尺(1。3150市尺,43。83厘米)。漢朝,2。2漢尺(1。5247市尺,50。82厘米)。唐朝,1。8唐朝(1。6811市尺,56。03厘米)。宋朝,2。0宋尺(1。8450市尺,61。49厘米)。

可能大家很失望了,一匹絹不足八平方米。

但看看市面上的真絲圍巾吧,一條真正的真絲圍巾最少得要一百多塊錢,一匹絹能裁減三十多條真絲圍巾。

莫急,這個真絲圍巾在宋朝不是價值一貫多的那種良絹,只能算是小絹,小羅(薄紗絲絹),一匹小羅只有五六百文,六七百文。

一文錢能抵六塊錢!如果按照茶葉計算,一文錢當抵兩塊錢。如果按照鹽計算,一文錢只抵五分錢!

這與安燾所說的無關。

安燾所說的是面積。

王巨拿出的樣本共有五種絹交,對照著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五個皇帝。

一百文的最大,相當於一個半一百元人民幣大小,十文錢的最小,相當於五十元人民幣大小。

這個沒有異議,不能讓宋英宗爬到“祖宗”頭上吧,或者與祖宗一樣尊貴吧。

安燾異議的是這個面積與絲料。

如果用正常的絹布,一匹絹能裁減七百二十張十文錢的交底,但這種新交,有一特點,厚實,厚密。

否則何來的兩面印染而不涔色,其實光是厚實與厚密還不行,必須要採用新方法紡織交底,然後用特殊的顏料以及專門設定的器械去印染,才能保證兩面不涔色。

這樣一來,它所用的絲料相當於近五倍的絹布絲料,近八倍小絹的絲料,近十倍小羅的絲料。

好了,一匹絹只有裁減不到一百五十張十文錢的交底。

即便用了稍便宜的廣南生絲,如果加上人工成本,機械成本,顏料成本,只能勉強維持其成本。如果排程不當,說不定印染這種十文錢的絹交,還會虧損。

範純仁還在迷糊,安燾又說道:“堯夫,你再想一想,馬上就要推出幾千萬貫交子了,得用多少絲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