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句:你雖然不是豪門子弟,但老爹當時已經是一郡郡丞,怎麼也能夠進入官場啊……
“那……當然不可能。”
“正是如此,王上為了廣攬天下賢才,這才不拘一格,不看門第身份,而以才能選拔人物,”梁聰怒拍我的馬屁,“你雖然練過多年功夫,身手也確實了得,但朝廷舉辦的武考並非是考較個人武力那麼簡單,王上若是在此驟然提拔,一是不合武考的規矩,二是……縱然你入朝當了將領,手下的弟兄和軍中的同袍也未必信服。何況,壯士既然並非花拳繡腿,為何不待武考全部結束之後,以頭名的身份堂堂正正地為王上效力呢?到那時,壯士的親族在家鄉父老面前也能挺胸抬頭地說一句:我家袁侯是新中國第一位武考的頭名!”
他一篇粗淺卻不失勵志的道理說下來,袁侯連連點頭:“這位大人說得極是。我當全力以赴,也讓天下人看看寒門草野的子弟未必就不能做將軍!”
“有志氣!”我輕輕鼓了鼓掌,笑著掃了一眼遠處,“你的對手們終於到了。”
他霍然轉身,身上卻陡然之間多了一股震懾人心的殺氣。
雙眸之間,更是隱隱有一團求勝的烈焰在騰騰昇起。
我忽然覺得有些後悔讓梁聰鼓吹這麼一頓,這人……實在有些太較真了……
94五十步外五連射
經過一頓還算豐盛可口的軍營午餐後,第二項比試很快開始。
這一項依然是必考項,射箭:每人射五箭,累計總成績。
在這個冷兵器時代,比起馬術、拳腳,或是刀槍棍棒,箭法的優劣才是考核一個士兵技能是否滿足選拔條件的最重要的標準。
在我和身邊的營級將領看來,這種程度的比試實在算不得什麼,畢竟箭靶的距離只有五十步而已。
但我也知道,這四百多考生中,至少會有一半人稱不上合格。畢竟,這個時代的普通人,很難有機會接觸到與軍用弓矢同等規格的大弓,更談不上熟練掌握了。
因此張仁提出了讓眾考生有預先熟悉弓矢的機會,每人可以先練習十箭。
果然,在練習的過程中,數百隻長箭在空中交錯亂飛,卻很少有人能夠正中靶心。
不過五六輪過後,隨著對弓箭的熟悉,一部分有些經驗的考生很快就適應了軍弓,中靶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我略帶欣慰地點了點頭,向身後的黃忠與麴義招了招手:“麴將軍、漢升,你們都是弓箭的名家,有沒有發現特別中意的人才?”
“稟王上,”麴義抱拳答道,“末將大致看了一遍,靠近東側的區域有三人箭術能稱得上尚可,暫時沒有特別出眾的。”
我笑了笑:“你的要求倒是很高。”
沒想到他一臉正色地又道:“王上簡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