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證明了張機的決定何等的明智:臧洪與賈逵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裡,就遭遇了五次突然襲擊,張機計程車兵為了保護他們,付出了三十餘人的生命——饒是如此,賈逵和另外兩名官員也受到了輕傷。
於是禰衡的怒火全部轉移到了那些無法無天的官員與豪紳的身上。
同樣勃然大怒的我當即加派了法院副院長曹操、吏部考功司袁渙、戶部民戶司辛評、兵部考功司涼茂、輿圖司祖烈等官員前往荊州。
與之同去的還有虎豹飛軍第十二營營長、少將文聘。
當然還有他的四千精銳鐵騎。
我在朝會上惡狠狠地拋下了我的祝詞:“孤王……預祝荊南四郡的貪官汙吏和土豪劣紳們慷慨解囊,為國庫貢獻五十億的資財!達不到這個數字,你們不要回來!”
88這是最後的戰爭
原以為我派出的這支隊伍已經足夠精銳、足夠強大,但不到二十天的時間,我便陸續收到了袁渙、辛評、涼茂等骨幹官員紛紛病倒的訊息。
若不是這幾個人無一例外都是北方人,而且連向來身強體健的祖烈在給我的密信中也聲稱“荊南水土實在厲害,第一天就腹瀉不止,幾乎瘦了一圈”,我真要懷疑他們是在找藉口消極怠工。
但禰衡卻坐不住了,他一拍大腿,決定自己親自出馬,將這一群妖魔小丑徹底掃除。
他沒有乘車,只騎著快馬,帶著都察院的心腹和護衛,十天就趕到了荊州。
又十天之後,身為山東大漢的禰衡也病倒在荊南的窮山惡水裡……
雖然病倒了許多人,但我並不十分擔心:畢竟當世醫聖張仲景就在荊州坐鎮,水土不服之類的小病還不是手到擒來?
好在文聘的部下大多是荊北士兵,對於荊南的水土還可以勉強適應,他們還可以在曹操和文聘的指揮下正常工作。
隨著禰衡等人病情的陸續好轉,荊南大清剿行動進行到了白熱化階段。
面對此起彼伏的反抗,文聘的四千輕騎逐漸顯得捉襟見肘,我不得以又將同樣荊州出身的黃忠派去支援——我本可以讓更加兇狠的呂布和秦陣南下,但呂布的兵馬大多是幷州和冀州人,而重新整編後的秦陣部下……全是西北涼州的羌人,我只怕他們還沒有渡過長江,就要一批批前赴後繼地倒斃在大路兩邊了……
在進入初秋以後,幾乎每隔三五日便有一份戰報透過兵部、尚書檯,或者軍事院擺在我的面前。
七月十五時,禰衡和曹操發來了一道聯合表文:“五十億的目標已經達成。”
到了八月初十,今年科舉考試正式開考的前一天,兩人又報來了最新的數字:六十一個億,兩千三百萬石糧食,其他金銀銅鐵還需另外計算。
荊州南部與益州南部的情況有些類似,山中異族很多,這些人比起中原人,雖然不太擅長種地,卻往往能從山溝子里弄到大量的金銀銅鐵,對於缺乏各類金屬的中原無疑是一筆可觀的財富與物資。
說到科舉考試,今年的文考,最後的大題中特別增加了兩道題:
其一是:今舊漢蜷居揚州四郡,試分析何時才是我國收復揚州的最佳時機?且問如何為之。
其二是:自中華始立以來,特撫羌胡,然近年來涼、益、荊、幽、並數州羌胡蠻夷先後為禍,試問為政者當如何恩威並用,化胡虜為華夏之民?
在這套卷子的末尾還標了一行小字:“注:能答對此二題之一者,可直接擇優錄取。”
但很是可惜,全中國十二個考區裡的兩千餘名考生,選擇作答這兩道題的人數不到五十人,而所作答案,也無非是一些仁義道德、孔孟聖人的老生常談的廢話。
雖然沒能找到想要的答案,我也沒有多少失望之情,畢竟民族之間的問題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遺留亙古的難題,我沒指望這個時代有人能以超越一千八百年的智慧在一次小小的考試中將它解決。
說起來,漢末時代,頗有許多人物在異族中留有威名,比如馬超,比如諸葛亮,比如劉虞、皇甫嵩、公孫瓚、盧植、公孫度等等,其中更以諸葛亮、馬超為甚——馬超威望遍及羌胡,是羌族最大的崇拜與信仰,而諸葛亮在一千八百年之後,依然如神祗一般活在雲貴川百姓的心中。
我雖然收服了羌族與匈奴的兩位勇士,但顯然並沒能繼承馬超在這方面的天賦。
至於另一位大智之士諸葛亮,顯然現在還沒有到他出場的時候——如果我沒有記錯,他今年只有十五六歲,即使我能夠將他找到,以他如今的閱歷與經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