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看了看兵部部長荀攸,覺得將他們叔侄兩人放在一起,而且年長的侄子當領導……似乎也有些不大合適。
荀攸似乎猜到了我的意圖,拱手道:“主公若是同意,攸願意讓……”
“好了,”我打斷了他的話,“讓文若先去戶部任職吧,文和先生你看呢?”
“荀文若天下人傑,號稱王佐之才,讓他來做這些財務瑣事……是不是有些屈才?”賈詡笑著問道。
我聳了聳肩:“那你告訴我……這個剛剛歸順於我的天下人傑……我該讓他做什麼事情?讓他掌管國家機密?還是調整地方兵馬?”
賈詡還沒說話,另一邊的程昱也聳了聳肩:“那讓他掌管財政大權……就沒有這方面的擔心嗎?”
我頓時只好向他們請教:“好吧……那你們的意思呢?”
王烈咳嗽了一聲:“不如……還是請荀文若來法院幫忙修擬各部法律吧?”
看到賈詡和程昱都露出了贊同的神情,我便知道了他們的意思。
法院整體地位不算低——事實上從設立之初,我就有意讓法院立於眾部院之首,這一點從級別上就足以看出——但目前的法院系統,並不會觸及新朝的核心機密,因此……正適合用來安置新人。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我也想不出更適合的辦法,所以當即同意,並且向荀攸解釋道:“我朝用人,雖然不拘一格,但也本有規矩。公達先生若能向文若傳達我和眾位的意思,那就最好不過。”
“攸定當將王上的心意傳達叔父。”荀攸點頭道。
我點了點頭:“那就這樣吧,有勞。”
-
在荀彧正式加入我的麾下之後,我自覺麾下的文武已稱得上相當齊整了,但王烈卻沒這麼認為。
“去年的科舉雖然選拔了一批人才,但準備仍先倉促;這半年多來,王上又陸續取得了大片的州郡,我朝版圖幾乎兩倍於前,所轄人戶更是增長了數倍,大半個中原地區已經在王上的統治之下,”他說,“所以……是不是該儘早考慮規劃一下今年的科舉了?”
我笑著看了他一眼:“去年我就說過,今年這是第二次科舉,彥方先生繼續全權負責,而且要進一步完善,吏部也會積極予以配合,爭取將我們取士之策傳遍天下,若是能夠吸引一些來自外地的才俊主動為我們效力……那才叫成功吧?”
“王上所言極是。”他點了點頭。
“今年的時間不妨稍微提早一些,就在七八月之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