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太史子義
“原來是東萊太史子義!”我從震驚之中回過神來,讚歎道,“真乃當世豪傑!”
太史慈仰望城頭,訝然道:“區區賤名,不敢辱聞。”
“子義為何會到遼東為公孫度做事?”我問道。
“慈曾犯事,因而避亂遼東,為公孫度帳下一員小將。”他坦然答道。
我點頭:“子義為公孫度攻掠東萊,勝負如何?”
“現任青州刺史曹操先示我以弱,而後誘伏我軍主力,沉船三十餘艘,溺亡者不下五千,主帥也在亂軍之中身亡。”
“你……還不是主帥?”我稍稍有些吃驚。
他一怔,而後搖頭:“慈只是一船長。”
“可惜了英雄。”我發自內心地惋惜。
他沉默了三秒鐘:“太守言重了。”
我轉向了船隊:“子義,歸來者尚有多少?”
“三十二艘船,近六千人。”
“還要為公孫度拼命嗎?”
太史慈不卑不亢地應道:“全看太守之意。”
“我意已經說明,只要歸降,既往不咎。”
“可否令士卒返歸鄉里?”
“這個自然。”目前我還真不放心將這些人直接收編。
“如此,則請太守稍候片刻。”他遙遙向我彎腰,而後調轉馬頭返歸岸邊。
龐淯湊了上來:“主公,你剛才為什麼一直叫我?”
我微微一怔:“子異……哈,”我笑了一聲,“他是‘義氣’的‘義’,不過以後還真難區分了。”
他苦著臉道:“看這太史慈箭術了得,恐怕只有張遼和秦陣兩位營長才能匹敵吧?”
“恐怕是這樣。”我同意了他的判斷,太史慈弓術通神也的確是公認的,至少這份精準度比我要強上三分。
“我軍中似乎沒有空缺了……”他低聲道。
我白了他一眼:“用不著你來操心吧。”
他嘿嘿一笑:“說的也是。”
“太史慈有將才,可做營長。”我做了決定。
龐淯顯然已經早有預料:“我軍又要壯大了。”
“府君是要赦免他們?”何倫插話道。
“只不過是些士兵而已,主帥也已經身亡,沒必要追究吧?”我側身去看他。
“府君寬仁,屬下感佩。”他連忙彎腰表示贊同。
“太史慈又過來了。”龐淯在一旁提醒道。
只見太史慈領了數十騎緩緩向城下靠近,大約都是船長之類的小將。
這群人來到城下三十丈時,集體翻身下馬,齊刷刷跪倒在地。
“開門。”我向守門的吳石下令,而後走下城樓。
“主公小心。”城門被緩緩開啟,吳石持刀護在我的身前。
龐淯也已率一排士兵緊緊跟了出來。
我不急不緩地邁步來到這三十餘人面前:“都起來吧,你們人數太多,我就不一一扶了。”
衣甲歪斜的降將們彼此看了幾眼,在太史慈的帶領下抖抖索索站了起來。
我仔細打量著太史慈,年近三十,身長與我相仿,白麵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