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近十名快騎各自懷揣我連夜趕寫出來的親筆書信向四方飛馳而去。
除了給程昱、賈詡等親信之外,我還特意斟酌詞句,向仍然擔任河東郡守的王邑也伸出了橄欖枝,預料之中的最佳成果,就是再一次不費一刀一兵地取得一座富足的大郡。
然後我在弘農郡暫時歇了下來。
原來的太守種拂不喜武事,全郡常備兵力不過三千出頭,其中僅有不足五百的騎兵部隊,而且多年疏於訓練——上上任太守劉虞也是一位文士大賢——其戰力之差,實在令人難以想象。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聚集鐵匠,開始為騎兵打造馬鐙;同時,全面強化部隊的弓術,至少要保證這三千人能達到最基本的命中率。
由於弘農兵戰力低下,我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將其編入麾下,乾脆就讓他們繼續作為地方守備軍,省心也省力。
而這支戰力不足的部隊,我暫時交由程武負責操練。
同時,我將孫文、祖烈、黃尚、孫輕、杜長、王當所屬超過一千五百名騎兵灑向了各個方向,一是刺探各地情報,二是繪製山河地貌,以備將來之用。
對於我一口氣將自己手下四個旅的主力派遣出去,褚燕很欣慰地表示自己的人馬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然後我開始重複在三輔做的事情:召集各縣官吏,將不順眼的直接剔除。
弘農是個大郡,至少從地圖上看起來很大,但治下九個縣城中,有六個都分佈在黃河的南岸,位置相對密集,地圖上的中南部,似乎是一片綿延的山巒,其中就有兩座我似乎聽說過的熊耳山和伏牛山。
不過我在腦海中搜尋了半天,仍然沒想起來這兩座山有什麼歷史典故。
“呃,將軍,”梁山也算個博學之人,在瞭解我的想法後向我作出了說明,“熊耳山和伏牛山,都是道教的名山……”
“道教名山?”奉命來給賈羽測卦的西域妖道白髮立刻來了興趣,“貧道要去拜訪一下,不知可否?”
“距離此處多遠?”我看著簡陋的地圖問道。
梁山微一思索,答道:“熊耳山距此四百里,伏牛山七百里。”
“哦,”我點了點頭,“不算太遠,那你就去吧。”
白髮右手飛快地捏了個心訣還是什麼的,露出了一個輕鬆的笑容:“主公半月之內有喜無憂,貧道這就去了。”他向我躬身一禮,拎起袍擺就要出門。
“欸?”賈羽有些訝然,急忙喚道,“先生還沒給羽測卦呢!”
“啊,恕罪恕罪!”白髮面露慚色,又正了正衣冠重新坐下,對著賈羽問道,“敢問夫人生辰?”
“熹平六年,正月初四,”賈羽輕聲答道,“未時生。”
白毛妖道提筆在紙上畫了幾道,蹙眉算了起來。
“丁巳、壬寅、庚寅、癸未。”
他沉吟了大半分鐘,沒有再說出一個字。
賈羽的神色似乎有些凝重:“怎麼樣,先生?”
白髮仍在沉吟。
“不要再裝神弄鬼了,有事就直說吧!”我忍不住喝道。
“啊……”他恍若驚醒,“只說子女的話……夫人命中有二子,皆是大富貴之像。”
“恭喜主公,恭喜夫人呵呵。”梁山立刻湊上來表達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