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一步的垮下去,一點一點的丟光。”
“將軍心意,在下清楚。但留存祖業,當別有他途。”
“呵呵,是以今日赴會,特拜託祿帥一件事:自古只有族興族隱,而絕無湮滅之可能。還望大明能善待我滿家兒女!亦莫再追究滿蒙聯姻之舊事!”
“這自然毫無問題,本帥擔下了。只是,將軍人才難得,為何非要…”
“哈哈哈,既然明瞭本王心境,又何必再勸?孤現在,乃是大清攝政,權代掌理。逢國難,君死社稷,謂為大義也!祿帥熟讀經史,自當清楚!鰲拜!”
說道這裡,多爾袞不再理會明軍諸將,招呼一聲鰲拜,返身便走,行出十幾步之後,多爾袞猛一勒韁繩,駿馬人立長嘶,頂天立地!馬上回身抱拳,朗聲說道:
“福陵是否周全,本無所謂,今日多爾袞,只為活人而戰!祿帥天地英才,多謝了。”
…
曠野上的太陽,似乎永遠是斜陽,只是按照東西的方位來劃分夕陽與朝陽。多爾袞表明心跡的時候是朝陽,當多爾袞帶著鰲拜,率領五百名自願蹈死的正白旗騎兵,朝著三江口城牆衝來的時候,掛在曠野西天邊際的一抹斜陽,血一般殷紅。
在斜陽之下的曠野之中,三江口的城池略顯孤單。當是時,霞光斜照,瑞雪映天,無限風光之中,一身儒生打扮的毛承祿,長身玉立在城頭,背襯著碧空如洗的高大身形,更加偉岸且令人神往,眼望著城下孤軍,自城上飄下來毛承祿的輕輕一嘆:
“滿清的英雄一代,沒了!”
……
注:將敵人塑造成愚蠢典範的作者,其實是在詆譭自身,很難相信,被一群愚蠢、醜陋、滑稽的敵人所擊敗過的民族,可該有多麼不堪!
一個民族的自信心,應該建立在尊重敵人的基礎上!');
第十九章:東江收官…3
毛承祿寫給朝廷那邊的戰報考績,字裡行間都充斥著一種複雜的心態:
“崇禎十一年癸亥庚辰,西曆1638。12。06,南清多爾袞,偽以王號代攝政事。
“甲子己卯,集兵攻仲明於毛憐;壬午,戰興祚於雙城;小寒日,傷李覺於鳳坪道;五九,敗臣於伏裡其城;丙寅丁丑,疾進三江口。
“臣等車輪死戰,均未得阻其鋒。五戰五敗,失城有七。損兵喪民,計有六萬六千。此皆小臣昏聵所致,自請科道部府,降罪詰飭。而眾將官犀利血戰,當敘功矣,明細另報。
“三卯之日(1639。03。19),多爾袞領伍佰死士,輕兵突近,歿於三江口南門城下,其所狙殺者,朝鮮鳳坪君李覺是也。敵將鰲拜,影隨身後。中箭矢如蝟,乃棄劍下馬。負屍緩步而行,破冰自沉而亡。伍佰死士,列陣自刎。
“多爾袞生前,大言語臣。概有“國君死社稷,謂為大義”之狂悖;亦有“族興族隱,未得聞族滅”之哀憐。雖態度放浪,終不失英雄氣概!
“測量其所言,自非全然無稽。篩遴其所餘,悉皆老幼婦孺。今伏乞君上,佈施恩德,以善待其遺族。非如此,無以彰顯吾皇之仁道,治而勃焉。更兼昭示天下,我中華之盛世,當攜手諸族共證。罪臣東江毛承祿頓首!”
喔,無論如何,多爾袞終究是死了,死的比皇太極瀟灑,比豪格英雄。他生前或多或少,都活在父兄的陰影中。但死的時候,他卻異常輕鬆。儘管是死在李覺殘疾的右手上,但當火銃子彈穿透身體的那一刻,卻沒有絲毫的遺憾!因為他知道,他已經成為了傳奇中的傳奇。只有他的慷慨赴死,才會讓中華政權善待滿清遺族。因為滿清的英雄時代,已然落幕,不再有威脅了。
並且,皇太極向吳三桂求告,他便向毛承祿投誠。因為他們非常瞭解東江與遼東之間的爭執,只有同時向雙方提出訴求,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下族人利益,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況且,他們都是在尚有餘力的情況下死的,單這一點,就可以讓所有的人,都不敢再忘記這次教訓,善待各族,攜手前行!…
對了,皇太極死了,多爾袞死了,那麼最後一支成規模的長春豪格,又是怎麼死的呢?
“將軍,長春城內,竟然有一半是空的,想來,豪格業已成空架子了。”
哈果木半蹲在坐在馬桶上的陸繼盛面前,悄聲稟告著打探來的訊息。陸繼盛這兩天鬧肚子呢。
“哈果木,你說豪格此人,究竟是太子,還是親王?”
“呃,長子倒是,但不能算太子吧。”
“?,不管了,只要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