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3 / 4)

小說:明歌 作者:獨來讀網

人敢這麼說啊!即便有人敢這麼說了,也沒人相信。最起碼是大多數人都不相信,這點自信心小朱還是有的,他當政這幾年,雖說毛病不少,也沒少惹禍,但是,大家對皇上的評價,是怎麼也跟昏君掛不上鉤滴。

賦閒在家的劉鴻訓,有一次在跟自己的學生、親朋聚餐時,就說了一句話:

“今主,才屬中上之質,又兼年幼,而致國事於斯,誠明主也。”

另一個年齡不大的老學究,就是那日給小朱經筵廷講的陳子壯,他到處跟別人說,

“當今聖上,日躬國事,勤儉吝於安享。那日,本官親眼所見,今上所穿內衣的袖子已破損,留在外面很不雅觀,不時的把它塞進去遮掩。一國之君節樸若此,國何愁不興?”

除了對皇上勤勞、節儉讚揚之外,大家還對皇上增加諸子後裔,翰林院五經博士名額的做法也表達了感激。(諸子後裔:先儒程顥裔孫接道。邵氏一人、先儒邵雍裔孫繼祖。還有王守仁…)

再有,就是古往今來獨一份的認債詔書。一國之君,能親擬聖旨,對國家歷來積欠表示認可,並承諾一定歸還,這份大度和慨然絕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並且到了今年,認債詔書上面認可的數字,小朱已經還清了,前後用了五年2000萬兩銀子。很多家庭,都是三代或三代以上的工資,被一次性補發完畢,就這一下子,所有補發工錢的軍人、官吏、匠戶,都對皇上感恩戴德。

同時小朱還創造並完善了不少新名詞:金飯碗、海關、員外、投選、玻璃、銀圓、一品豆腐、穆刀、圓周率、金(紅)薯、陳(白)薯等等等等。有的時候小朱就在想,人有的時候如果自私一些,也許過的會非常快樂。就拿這些新名詞來說吧,即便他最後依然難以挽狂瀾於即倒,逃到南京去混吃等死,就憑自己創造的這些新名詞,怎樣也算古今名人了。

但這樣一來,小朱反而來不得歷史上的崇禎偉大了,‘國君死社稷’這句話不是隨便什麼人就能說出並且履行的,如此壯烈千古的慷慨絕唱,崇禎做到了就永遠的與偉人等同。所以,小朱只好繼續的走下去,遷都南京,想都不用想了。

有時候,小朱也擁有著小小的得意,那便是前一段時間,他利用‘石子和銅錢投票’的方法,救下的那名農婦,如今更是開了一個小茶館,老姐姐每日不用幹別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說上一說,客人就絡繹不絕。這增長了小朱的仁厚之名。

對了,對了,還有義師,兩屆義師了,明年又要開始春闈了。這第二屆義師的大考也要開始了,這些義師無論是為了順利當官,還是為了每月有10兩銀子的工資,作為正統文人,對於小朱致力開蒙的舉措,都讚譽有加。前幾天,國子監祭酒,還特意立起了一塊石碑,“我輩讀書之人,只求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生平全此四事,雖死無憾!”

碑文很地道,之前也沒請示下皇上,但大家居然把這幾句話當成皇上的心思給轉載了,呵呵,平白無故的又得到一個好名聲。

但小朱的名聲這麼好,卻未必是好事兒,因為這就產生了一個悖論:既然皇帝是勤勉節儉寬仁文睿的好皇帝,那麼就是說天災與皇帝無關嘍?既然皇帝好壞都和天氣無關,那麼!!!

皇帝真的就是天之子嗎?

要知道,皇權天授,這可是橫亙古今的一個天理。一旦皇帝和上蒼失去了聯絡,必然導致皇帝權威的下降。這可是一干文人士子們所不敢想像的一層窗戶紙。第一挑頭捅破它的人,必然要被傳統勢力所碾殺。於是,一群腦筋有些單調計程車人們,開始選擇了另闢蹊徑。

這些不良文人們,竟然根據《水滸傳》中的情節,充分展開了想像的翅膀,義不容辭並且毫不臉紅地開始了造謠生事兒。

夏商三興三落,無非是天道對皇族的考驗,現在上天用遷延數十年的天災降臨在大明,無非是要將大明覆興的重任落在了當今君臣的肩上,連綿天災是考驗華夏民族的方式之一,呵呵。

同時,因為蒙古人曾盜掘過漢家的陵墓,致使漢、唐、宋等皇族的龍脈外洩,這些外洩的龍氣,被一些宵小之徒所利用。就如同《水滸傳》開篇中提到的那塊石碑,石碑一偈,108顆天罡地煞全然湧出,早就了108條梁山好漢。

呵呵,如今的大明形勢,與《水滸傳》中何其相似,正因為漢、唐、宋的歷代王陵,被蒙古人掘開,以至於現在的天罡地煞,來的更為兇悍!比如後金的皇太極,比如陝西的李自成。還比如那個自稱八大王的張獻忠,和自稱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