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馬蹄聲遠去,已是漸不可聞了,蕭守仁看見身邊的穆義把隨身帶著的竹筒放在地上,耳朵貼近竹筒聽了一陣子,回頭對那十六個兄弟點了點頭,大家才起身準備趁著暮色快點趕路。
“阿義,咱們現在是去哪?”蕭守仁忍不住問出聲來。
“蕭大哥,你終於醒了,可嚇死我們了,我們都以為你撐不過去呢,幸好有阿成在,他弄了點止血的草藥敷在你的傷口上,要不然我們拔出斷箭那會兒你就再也起不來了,嚇死我們了,那血流的那個快。”穆義聽見蕭守仁講話,高興的差點跳了起來。
穆義比蕭守仁小兩歲,蕭守仁今年已是二十七了,屬於大齡青年了,本來他們帳篷裡面四十幾個人裡面蕭守仁年紀排老三,裡面還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和六十多歲的,但是剛才在戰場上由於腿腳不利索,跑不動,還是難逃此劫,剩下的十八個人裡面現在蕭守仁最大,最小的阿成才十三歲,還是個半大的小夥子。
阿成本叫楊成,和穆義是老鄉,阿成,穆義,穆羽三個人一起參的軍,阿成家原本是藥商,所以懂點基本的藥理知識,知道哪些草藥能止血哪些草藥能解毒。
“蕭大哥命硬,還死不了,我們現在是去哪?”蕭守仁費力的笑著問道。
“我們現在準備去和大軍匯合,找到大軍我們就安全了,剛才的那一仗我們輸慘了,高句麗的大軍現在已經向我軍逼進了,他們連戰場都沒來得及打掃就輕騎出發,估計這會兒已經到了鴨綠江邊了。”穆義回答。
此次討伐高句麗是楊廣準備了將近四年的成果,從大業三年初,也許更早,楊廣就有徵伐高句麗的打算了。
這次討伐的規模是巨大的,光兵力就有113萬人,對外號稱兩百萬,聲勢浩大,分二十四路一同推進,水陸並進,勢不可擋。
而蕭守仁他們就正好分在大將軍薛世雄帳下,聽候將令。
從正月初二下詔伐高句麗到現在已經是七個月了,勝仗打了不少,但是都是小勝利,剿滅的高句麗士兵並不多,沒有傷到其元氣。
陸上的軍隊主要由宇文述、於仲文、薛世雄、崔弘舁四人率領。
宇文述、於仲文、薛世雄、崔弘舁四人率領率軍繞過高旬麗城池東進,會於鴨綠江西,試圖跨江南下直趨平壤,會合水軍翻動敵軍根本。
水軍由來護兒率領,而平壤正好是高句麗的都城。
平壤城本是中原領土,但是由於戰亂被高句麗趁虛而入,給奪了城池。
大蜀國三百年政權分裂之後,高句麗眼看著中原大地勢力割據,烽火四起,趁機南下攻佔樂浪郡,翌年又佔領帶方郡,不久將都城遷到樂浪郡城平壤。
四位將軍想法是好的,但人馬眾多,後勤補給困難,高句麗堅壁清野,路上能吃的不能吃的都被燒光了,水井都被土牆推倒填埋,就留下腳下的泥土而已。
遠征軍需自負資糧。大軍由瀘河、懷遠二鎮出發時,各路人馬皆給百日糧,還有排甲、槍稍等武器裝備,及帳篷衣服等,每個士兵負重在3石以上,長途跋涉,人馬皆不勝負荷。行軍時又立下軍令狀:“士卒有遺棄米粟者斬”。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古人的智慧是可敬的。
所以有實在背不動計程車卒,宿營時皆在帳篷下偷偷地掘坑,將糧食掩埋,以減輕行軍負擔,期望到高句麗境內能*米麥受用。
打的是以戰養戰的主意,可是人算總是不如天算的。
結果,大軍才行至中路,就快斷炊了。
第二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中)
隋軍總共有三十萬人分成九個小隊,渡過鴨綠江南下,從樂浪道出兵的老將於仲文較有謀略,他率軍來到烏骨城,故意挑選羸弱馬驢(老了的不能上戰場打仗的馬與驢)數千置於軍後,自己率大軍向東進發。
在路上於文仲正好遇見高句麗出兵掩襲後路輜重,於仲文揮師回擊,大破高句麗軍。
高麗王遣大臣乙支文德來到隋軍營帳前詐降,實為探聽軍情,由於楊廣大張旗鼓,以勢壓人,本無軍事機密可言,乙支文德投降是假,打探軍情才是真。
高句麗也知道楊廣有投降不殺的詔令,知道詐降的效果,投降的人是不會有性命之虞的,所以身為高句麗宰相的乙支文德敢於來到隋軍大營,旁若無人,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安全會有危險。
進出幾十萬敵軍的大營,面不改色,如入無人之地,當真是有膽色。也難怪這老頭能做到高句麗的第二把交椅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