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仁愛發生了分歧,他是個務實的人,耶律延禧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比耶律淳更像遼國的皇帝,更能得到天下人的認可,所以他選擇去追殺耶律延禧。
而李仁愛卻選擇了耶律淳,這是他們之間最根本的區別。
老將李良輔看到的是耶律延禧和西夏的過往,而李仁愛看到的卻是耶律淳與西夏的未來。
一個是深受器重的軍中老帥,一個是監軍的太子殿下。
雖然軍隊掌控在李良輔的手裡,李仁愛的監軍只不過是名存實亡,可他到底還是太子殿下,真要發起橫來,也不是沒有一丁點分量。
於是李良輔選擇了妥協,或者說部分妥協。
他自己帶著主力,往西追殺耶律延禧,而李仁愛則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召集人手,去搜捕耶律淳。
對於李仁愛來說,這是一種嘲諷,因為想要在亂軍之中尋找耶律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好的辦法就是約束軍隊,原地排查,可李良輔卻要帶走軍隊,能留下多少人,全憑他太子殿下的聲望和手段,這是對李仁愛**裸的嘲笑。
按說李良輔如此沉著穩重的老人,不該犯這樣的低階錯誤,這一路上他也從未漠視過李仁愛的太子身份。
可贏下了這一場大勝,如果能夠生擒耶律延禧,那麼他在西夏的身份地位,絕對要比這個不受待見的太子殿下,要來得更加的尊貴!
而這一切,仍舊需要他去爭取,他可沒有時間陪李仁愛扯皮瞎鬧,在他看來,因為在他看來,耶律淳已經不足為懼。
李仁愛很失落。
因為他不斷地呼籲,不斷表明自己的太子身份,可絕大部分人都跟著李良輔走了。
他也有自知之明,他也知曉自己的斤兩,可他從沒想到,李良輔在軍中的影響,竟然已經深厚到了這種地步。
其實他的想法並沒錯,只是沒有想到背後的意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