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1 / 4)

小說:抗日鐵血執法隊 作者:風雅頌

兩人爬到小屋門口,鮮血不斷從胸口冒出來。張文智眼裡冒火,把不斷露頭的曰軍打死。白二臉色慘白,用盡全身力氣,把張文智往地道口一推,張文智一個倒栽蔥,頭下腳上跌入黑乎乎的地道里。

白二嘴裡冒著血,從身上摸出三顆手榴彈來,對劉三說:“兄弟,你怕不怕?”

劉三也是嘴裡冒血,斷斷續續地說:“怕逑,早早——死早——早轉身,輩輩活——活年輕。老子已經打死十幾個——十幾個小鬼子了,夠本了,賺了,哈哈。”說著,也從身上摸出兩顆手榴彈來,兩人把拉線全都在手裡拽著。這時,白二轉身看到地道口還敞著口子,就過去,用力把原來掩蓋的櫃子放倒,兩人靠在櫃子邊,就等坦克的到來。

底下的張文智被撞得暈暈乎乎的,還未等清醒過來,就聽上面幾聲巨響,一下子就暈了過去。

等張文智清醒過來時,就聽大夥激動的喊叫聲。

“我這是在哪裡?”張文智摸摸自己的頭,還有點暈。

“張隊長,你可醒了,嚇死我們了。”說話的是炮連連長趙有志。

張文智抬頭看看,見一個手電筒黃暈的光線射在他身上,周圍是一個比較大的地窖。地窖裡有許多柳條編成的筐子,不知裡面裝著啥東西。

“給。”付佑軒遞過一個黃乎乎的東西來。

張文智接過來,一聞,喜得喊道:“哪裡來的?”

“就是咱們所在大院主人的,估計是主人走得匆忙,把滿地窖的梨和蘋果放在了這裡。”付佑軒說道。

張文智此時口渴得厲害,拿過來,也顧不得什麼,幾口就吃了一個,只覺滿口生津,頓覺精神了許多,頭也不暈了,力氣也有了。

“白茂龍咋樣了?”張文智問道。

白茂龍一瘸一拐地走過來,哈哈一笑說:“隊長,好著呢,只是讓彈片咬了一口,沒事,咱命大著呢。”

“包紮了嗎?”

“早包紮了,血也不流了,只要幾天就會好。”

白二、劉三呢?“張文智明知道結果,可就是不相信。

“陣亡了。“付佑軒低聲說。

大家本已經對兩人的陣亡悲痛不已,見張文智又提到,就都不在說話。

張文智見掃了大家的興,也不說話。氣氛一時沉悶起來。

“你們知道這是哪裡的梨嗎?“張文智打破沉悶的氣氛。

“知道,是崞縣同川的油梨。“從牆角傳來一個聲音。

“咦,你咋知道?“張文智有些好奇。

“不瞞你說,我就是崞縣同川東社人,我們那裡滿山坡都是梨果樹,一到這個時候,就會摘梨果,附近各地的商販都去販賣。”答話的人說。

“嘿,沒想到問對了人,你是同川人啊,那我問你,你們同川油梨好在哪裡?”

“說到這油梨,是我們同川的一寶。同川梨色澤鮮黃,皮薄質細,核小汁多,香味醇厚,果實扁圓,平均重3兩左右,外形美觀,果面黃綠,向陽面有時帶有紅暈,貯後變黃,由於果面有層極厚的蠟質,好像一層油,故又被稱之為油梨。同川梨果肉呈白色,味甜而微酸。古人曾讚美同川梨‘十里香風吹不斷,萬株晴雪綻梨花’,並譽為‘金瓜’,列入貢品。我們同川在明朝洪武年間就被譽為梨果之鄉。你說我們同川的油梨為啥好吃,就是因為下盔關嶺沿同河川地向東再向南,四邊參差疊障的大山在同川地面形成一個適宜梨果生長的小氣候。你們知道為啥我們那裡叫同川嗎?就是因為同川因同河貫穿全境而得名,同川即同河流域的意思。”

一番話說得大家對滿地窖的油梨產生了興趣。

張文智滿以為這裡的人不知道同川油梨,哪知道卻問到了人家老家東西了,也難怪,原平和同川都屬於崞縣,知道是在所難免,更何況,答話之人恰巧是同川人,而同川所在區域比較大,有71個村莊,在隋代曾今設立過銅川縣,治所在城頭村。只好問道:“這位兄弟叫啥?”

“我叫王紀平。”滿口的同川話,還帶點五臺口音,因為同川毗鄰五臺縣。

張文智正在沉思時,就聽王紀平問道:“張隊長,你不是我們同川人,咋也知道同川油梨?”

張文智對著大家說:“你們知道我原來是幹啥的?”

執法隊的人大多知道,也就不說話,只有炮連的戰士們不知道,紛紛猜測。

王紀平嘆了一口氣說:“你們都說錯了,張隊長保管是販賣過同川梨果,而且是長期販賣,還到過同川,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