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3 / 4)

小說:抗日鐵血執法隊 作者:風雅頌

實戰,這次是上天給咱的隊伍鍛鍊鍛鍊的好機會,你說呢?”楊勝武分析後說。

“好,就聽你的。我先帶一大隊和火力小隊的人騎馬趕去,你和馬俊富的人馬隨後步行趕到。”說完,大聲吆喝:“弟兄們,殺鬼子,救同胞,跟我衝。”說完,兩腿一夾馬腹,那馬就快速奔跑起來,一大隊的八十來匹戰馬就在小路上形成一個黃土濃煙,滾滾向前。

楊勝武見苗長青帶人已經趕去了,忙回頭對一名隊員說:“你趕緊聯絡後面的馬俊富,就說部隊現在遇到五十來人的一股鬼子,讓他的三大隊趕緊跟上來。”

那名隊員趕忙往來路跑,通知馬俊富去了。

楊勝武吩咐完,又對後面的苑愛靜說:“小苑,你的醫療小隊也趕緊跟上,等會兒肯定會有傷員需要救治。”

等一切安排妥當,馬上對步行的二大隊說:“弟兄們,跑步前進,殺鬼子。”

等楊勝武帶著人馬趕去時,雙方已經打起來了。

楊勝武把馬交給旁邊一個弟兄,然後一看戰場形勢,在一大片封土堆中,一條溝的西面有殘餘的曰軍佔據著幾個較大的封土堆,與苗長青的人對射,在西南角一帶,大約有五六個身穿老百姓衣服的人正被幾個曰軍圍攻,形勢非常危急。

原來,這片偌大的封土堆叫廣武漢墓群,在山陰縣西南,舊廣武與新廣武城之北,共有288座。整個墓群南依群山,北連朔縣平川,從南向北俯瞰,由高到低,大小不一的封土堆星羅棋佈。最高封土十多米,最低的也有三米多。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為全國之首。這一帶地勢開闊,墓地的中間地帶因為流水沖刷,形成了一條自南向北的長溝,漢墓群主要分佈在溝的兩側。

據史料記載,新廣武和舊廣武地段,在漢代時屬雁門郡的陰館縣管轄。陰館縣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置,東漢時雁門郡治從善無縣(山西右玉境)遷於此。據《太平寰宇記》稱:”陰館城今名下官城”,故治即今朔州市朔城區汴子疃鄉下官城一帶。這裡依山傍險,雄踞雁門關前,在古代歷為屯兵扼守、兵家必爭之地,漢王朝在此設縣置郡,抵禦匈奴貴族南下,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廣武漢墓群是漢代雁門郡治和陰館縣官吏與富豪人家的集中墓地。

楊勝武取下身上的湯姆遜衝鋒槍來,對跟在後面的人說:“利用地形,跟我抄鬼子的後路去。”說完,就躲在漢墓後,快速向鬼子後路急行。八十多號人畢竟人多,沒走多長時間就被曰軍發現了,曰軍調轉槍口開始向楊勝武他們射來。幾挺歪把子機槍打死幾個沒經驗的隊員。楊勝武見狀,大喊:“不要離開土堆。給我扔手榴彈。”說完,從前胸口袋裡拿出一顆手榴彈來,扭開蓋子,一拽拉線,待“呲呲呲”的聲音響了幾下,猛然朝曰軍槍響的地方扔去。

“轟”的一下,炸起一片煙霧,其餘人見狀,也如法炮製,紛紛扔手榴彈,直炸得煙霧繚繞。趁此機會,呂毅心的火力小隊也在漢墓群后支起迫擊炮向曰軍發射,巨大的爆炸聲充斥著整個廣武漢墓群四周。

楊勝武見迫擊炮壓制住了曰軍的火力,猛然滾落溝底,又瞅準一個較大的漢墓,一個翻滾,躲在後面,又接連繞過幾個漢墓,漸漸接近了曰軍陣地。曰軍指揮官聲嘶力竭的大喊聲已經清晰可聞。楊勝武聽得曰軍槍響的地方,大概估計了一下方位,又扔了一顆手榴彈,趁著炸起的煙霧,猛然探出頭去,對準幾個正在打槍的曰軍猛烈開火……

苑愛靜的醫療小隊急匆匆地在幾個大漢墓中間拼起一個救護地,這時,已經有傷員送下來。周美雲指揮眾人趕緊拿出器械來,開始給傷員做手術。負責警衛的沈濤也沒閒著,見有傷員運過來,上去幫忙,有的按著亂動的傷員,有的幫傷員止血。後來,沈濤見廣武漢墓群一帶戰事激烈,心裡直癢,周美雲看出了沈濤的意圖,回頭喊:“想打仗嗎?”

“做夢都想。”幾個戰士說。

“這裡不用你們了,這附近又沒小鬼子,你們去幫楊顧問去吧。”周美雲大聲說。

幾個想打仗的人見周美雲發話了,樂得趕快跑走了,誰聽了傷員的慘叫聲不��耍科�蒙蛺未舐睿骸安還灰饉肌!�

後來,馬俊富的三大隊也趕來了,戰場局勢才徹底扭轉過來。

就在苑愛靜的醫療小隊正在全心全意救助傷員時,誰也注意到,從他們所在的漢墓群的一側偷偷過來一群身穿破舊衣服的人,這些人貓著腰剛剛轉過來,就被沈濤發現了。

“什麼人?”沈濤大喊。話還未說完,就聽一聲槍響,沈濤隨即倒地。槍聲驚動了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