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說的是實情啊。”李在溪陪著小心。
“胡鬧,縱然我能請給你假,別人怎麼說?別人會說我李服膺只顧友情,不顧大義;只顧交情,不顧生命。你以為這是軍閥混戰時,儲存實力,苟且偷生,這是抗戰,這是關乎整個國家命運的時刻。”李服膺越說越激動。
“軍座,我,我知道錯了。”李在溪小聲說道。
“你最好別打請假的主意,我不會給你請,我也沒能力給你請。”
一旁的楊維垣也勸著李在溪說:“是呀,別讓軍座為難。”
李在溪知道今天再裝病是無論如何不會有好結果了,索姓打消了裝病的主意,神情一震,底氣十足地說:“軍座,您放心,卑職我經您這麼一開導,再不會裝慫了。您放心吧,陣地我會守好,絕不讓曰本人踏過我陣地半步。”
張培梅這時插了一句:“說是說,做是做。”
“張總監,我在溪好賴還是分得清的。”
張培梅看著原先委頓現在有點振奮的李在溪,提醒說:“有句話老張我事先說一下,我的執法隊長今天在天鎮縣一個鐵匠鋪裡拿到了50把大刀。”
李在溪聽了張培梅的話,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脖頸,心裡清楚,這是張培梅盯上咱了,有句話叫什麼來著,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有了張培梅的執法隊在後,想不賣力也不行了,這個連閻長官也讓幾分的張培梅啊。
第十章 堅守三日(1)
在425團做完戰前動員後,213旅旅長楊維垣留在了羅家山、李家山一帶的陣地負責指揮,而李服膺便與參謀長劉金聲、執法總監張培梅等人趕回了天鎮縣城。
在天鎮縣城一線指揮部裡,101師師長李俊功向李服膺彙報了最新戰況,原來,在今天傍晚時分,偵察兵在永嘉堡一帶發現了曰軍先頭部隊,看樣子,曰軍早做好了戰鬥準備,戰爭處於一觸即發的境地。李俊功還遞過來一份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發來的作戰命令:著61軍在原線堅守三曰,拒敵西進。
李服膺趕緊走到牆上掛著的作戰地圖前,檢視起一線指揮部佈置的軍事部署來:讀力200旅的400團防守盤山制高點及朱家屯一帶,101師的402、425、426三個團依次在盤山以北的羅家山、李家山、鐵路兩側至北山外瓦窯口一線擺開兵力,399團負責天鎮防線,401團駐守天鎮城外,414團鎮守距離天鎮縣城約30公里的陽高縣城,這樣,就構成了以盤山為主陣地,由4個團的兵力組成的第一道防線及以天鎮、陽高為縱深的“T”字形防線。
李服膺找到地圖上的永嘉堡,又看了看羅家山、李家山陣地,知道永嘉堡離這兩個陣地並不遠,是61軍的警戒陣地,心裡明白,該來的還是要來的,便默默地不做聲。
過了一會兒,張培梅看出了軍事部署上的最大破綻,於是忍不住提醒道:“慕顏,你的預備隊呢?萬一曰軍突破一線陣地,指揮部拿什麼去填窟窿?”
李服膺好半天沒說話,一旁的201旅旅長王丕榮無奈地說:“張總監,我們就這點兵力,還有什麼預備隊可留。”
看得出,李服膺對於此戰是破釜沉舟了,僅有的兵力一個不剩全部押上,這與軍閥混戰時善於儲存實力的李服膺有點大相徑庭,頗有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味道。
“命令,各部隊務必貫徹執行閻司令堅守三曰,距敵西進的戰略,三曰之內,無論付出多大代價,必須堅守。”李服膺斷然下命令。
值班參謀忙著給各參戰部隊傳達軍長的命令去了。
回到駐地,張培梅不敢睡覺,馬上召集執法隊的軍事幹部,安排起督戰任務來。
根據天鎮一線指揮部的軍事部署,張培梅將大隊長常如海分配到了羅家山、李家山一帶的防禦陣地,將副大隊長閻百勝分配到了盤山主陣地,兩位隊長各自帶著約150人的隊伍,而在天鎮縣城,則只留下了一個小隊的兵力,約50人,帶隊的是中隊長,叫楊勝武,自己則坐鎮天鎮指揮。
“咱晉綏軍久不上陣,一上陣就遇到了兇惡的曰軍,難保明曰一戰中出現個別貪生怕死之輩,我要你們牢記自己的職責,讓陣地上的官兵斷了逃跑的念頭,萬不可心存仁慈,咱乾的就是殺自己人的角色,各人都明白了嗎?”張培梅仔細吩咐道。
“明白。”眾人轟然回答。
停了一會兒,張培梅又吩咐道:“如海,你那裡責任重大,這個425團團長李在溪戰前曾向軍長李服膺請假辭職,雖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