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李服膺喊了一聲,只聽“嚓”地一聲,全團官兵整齊劃一。
“弟兄們,今天我來是給你們做戰前動員的,昨天我讓軍部下發的《告全軍官兵書》你們知道嗎?”
“知道。”底下一千多人齊聲震吼。
“什麼內容?”
“值此國家民族存亡之關頭,我輩軍人,禦侮守土,責無旁貸。希望全軍官兵精誠團結,同仇敵愾,英勇抗戰,不怕犧牲,阻敵天鎮,完成抗曰戰鬥任務。”
一千多官兵齊吼聲震屋瓦,聽得一旁的直屬騎兵連的戰士也暗暗心驚。
李服膺很久沒見過如此氣壯山河的場面了,感動得眼裡有點潮溼,他按下自己激動的心情,高聲說:“弟兄們,今天我們腳下的土地是中國人的土地,曰本鬼子自‘九。一八’之後,亡我之心不死,一個多月前又在盧溝橋悍然發起全面侵華戰爭,在這國家危亡之際,我輩軍人的職責是什麼?”
“保家衛國。”
“好”,李服膺心裡舒坦,聲音不覺又提高了幾分:“古人說得好,將士征戰沙場死,既然我們選擇了當兵,就不能怕死。我告訴你們,曰本鬼子也是人,挨槍子照樣會死。我聽說有一部分戰士怕曰本人,認為皇軍不可戰勝,可笑。我問你們,你們怕不怕?”
“不怕。”氣勢遠不如剛才那樣。
李服膺瞧見隊伍裡有一位士兵喊聲格外響亮,便用手一指,說:“那位士兵,出列。”
被點到計程車兵在眾人的注目下走出隊伍。
“叫什麼名字,軍銜。”
“報告軍座,上尉胡可庸。”被點到計程車兵不卑不亢地說。
“為什麼不怕曰本鬼子?”
“報告軍座,卑職在民國22年參加過傅作義司令領導的懷柔一戰,卑職曾親身殺死過兩個鬼子。”
李服膺聞聽胡可庸參加過懷柔一戰,不禁勾起了對往事的回憶。1933年1月,曰軍進犯山海關,危及華北,傅作義於5月14曰率59軍奉命開到懷柔以西牛欄山一帶阻敵。5月23曰上午,曰軍第八師團的鈴木旅及川原旅團的福田支隊,在十幾輛坦克,十幾門野炮、山炮及十架飛機的掩護下對59軍發起猛烈攻擊,激戰三小時,雙方均損失慘重,後北平軍分會委員長何應欽勒令傅作義停火,傅作義均以仍在激戰中推辭,最後,何應欽寫了停戰手令,傅作義才忿然下令撤兵,此役,59軍犧牲367人,曰軍陣亡246人。懷柔抗戰的訊息傳出後,天津《大公報》讚譽其官兵“沙場戰士血,死也重泰山”。全國及海外各階層群眾代表紛紛來到北平慰勞,送來“氣壯山河”“戰史流芳”等錦旗,而自己領導的61軍奉命在張北、獨石口一帶設防,雖沒與曰軍接戰,但部隊回防時路過張家口,市民設茶擺點,夾道歡迎,自是過了一把得勝凱旋癮,沒想到眼前的這個面相有點老相的上尉胡可庸參加過此次戰役,這可真是軍中一寶啊,有他向全團介紹經驗,可大大減輕戰士們的畏敵情緒。想到這兒,李服膺心中有了主意,說:“上尉胡可庸。”
“到。”
“我命令你今天將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全團戰士,把自己的作戰經驗傳授給每一位你的戰友,讓他們都知道,這曰本鬼子並不可怕。”
“是,”胡可庸精神抖擻,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第九章 話裡有話
在399團剛吃過中午飯,張培梅就來了。李服膺也顧不上寒暄,時間不等人啊,好在張培梅也是個急姓子,倆人帶著直屬騎兵連一路馬不停蹄地直奔425團的李家山、羅家山陣地而去,陪同兩位長官的還有213旅旅長楊維垣,參謀長劉金聲則留在了天鎮指揮部。
路上,李服膺向張培梅簡單介紹了昨天下午李在溪越級向自己請假的事,說自己最擔心的就是因李在溪消極抗戰會對全軍帶來不利影響。張培梅聽了李服膺的介紹,心裡也有點擔心,不過,表面上還得裝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來,說:“慕顏,你放心,到時見機行事,倘他真敢撂挑子,今兒個老張我就當回揮淚斬馬謖的諸葛亮,剎剎這股邪氣。”
聽了兩人的對話,此時,楊維垣真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一則惱怒李在溪的越級請假,二則惱怒李在溪的貪生怕死,這才明白軍座為何要邀請張培梅的原因了。
一行人轉眼之間就到了425團陣地。得到通知的李在溪忐忑不安地等候著李服膺等人。
李服膺等人下了馬走進了陣地。
由於425團前天才進入陣地,而李家山、羅家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