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部分(2 / 4)

小說:明末烽火 作者:冬戀

點。然後又嚴令李巖善保河南和山西。至於江北等地會出現空虛,可我也沒有辦法攻取了!要是取這些地方,哪及得上攻滅吳三桂來得好呢?”

多爾袞傳檄了?他們是面面相覷的。禤建豪出來,說:“是的!剛剛接得的情報呢!”他還把檄給讀了出來,這是希望博穆博果爾能團結一致先以滿清一統天下為要務,而不是想著依靠外人,從而做對不起他們滿人的事。

諸人聽到了多爾袞的檄文內容,他們都在冷笑,這些都是騙小孩的東西,想要騙到博穆博果爾,這是騙不了的!博穆博果爾已做了這件事,他就沒有回頭路了,只能是一路走下去了,哪怕是投降了,現在不被算賬,以後也得秋後算賬的。

就在這時,李定國見到張必武把重任落到了大順軍餘部那,一定是要對他有大用的,比如說讓他舉兵開撥一起行動。

張必武也把目光落到了李定國那裡,他想要和李定國一起出兵,畢竟李定國威震兩廣和湖廣之地,他的聲威在張必武帶著去攻伐尚之信與耿精忠時是十分有用的。

張必武拼的就是要在他降服尚之信與耿精忠之時,李過和郝搖旗,以及盧象升等都能支援下來,不會被吳三桂所攻破。

所以張必武給全軍下令了,他要撤退了,退回到湖北一帶,並且還遣使到了吳三桂這裡,以求和議。

吳三桂見到了放回來的韓晉卿,他又看著張必武的使者錢鳳覽和左懋第,錢鳳覽在燕京破後,滿清又入了燕京,後來他聽聞太子在張必武那裡,他便是逃出了燕京以投奔了張必武。

左懋第是南明出使滿清的使者,他不能屈,本來滿清是要殺他的,只是因為要矇騙南明,便把他給放了出來。畢竟要殺一個忠臣的話,會讓南明認為不是真心的,後來南明滅亡,左懋第也跟著投降了張必武。

現在張必武就派他們倆一起來見吳三桂,商談和議之事,表示雙方不再作戰。

吳三桂相信了他們的話,認為張必武現在又要遣人潛入京城以聯絡被罷黜的漢官,他的心思還是放在了北方呢!

多爾袞已出兵燕京,在一片和平的攻勢之下,多爾袞祭出了殺手鐧,先是嚴肅通牒博穆博果爾,要麼就立即投降,再歸到順治的旗下,可以既往不咎。而不要貪戀權勢,以捏造順治不是先帝之子的彌天大謊,從而自己成為千古罪人,更是害了他們滿清。

本著顧念血緣之親,只要博穆博果爾痛改前非,就既往不咎,大家一起完成大清統一天下的大任。

想博穆博果爾又怎麼會自認錯呢?且他知道明裡說只要他投降,會沒有事。這全部是一言之詞,並不見得數,對方可能只是說說,以後要殺他可就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博穆博果爾的不降,卻又沒有能立即做好防備,他自然就遭受到了多爾袞的忽然進擊,博穆博果爾軍沒有準備,且又不是精銳,當然是一戰之下,就大敗了。

博穆博果爾立即是派人到張必武那裡以求張必武迅速派出援軍相救。

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吳三桂相信張必武的議和完全是為了能解博穆博果爾之難。

而且現在是個機會啊!別看張必武是要大動聲勢地要全軍北上以救博穆博果爾,那樣,張必武就能把燕京等地給據為己有了。

什麼救博穆博果爾,與他互相聯合,全部都是假話,在利益面前是不會有什麼情誼可言的。

吳三桂總算是放心了,他還不忘記派人以探聽張必武軍的訊息,得到的全是張必武調兵北上,只是在吳三桂的這一邊,還陳列了李過、郝搖旗等大順軍的餘部。

大順軍的餘部以前曾經屯於湖北之地,在這裡也有著較深的群眾基礎,且又是熟悉地形的,怎麼個防守,都能做得穩固。

吳三桂在想是不是要調一支軍由蜀地出發偷襲張必武的陝西呢?乘機把他的陝西給奪了!他自顧不瑕,那是沒有什麼法子的。

而在廣東那邊,吳三桂聽到的訊息,尚之信和耿精忠與鄭成功的作戰是大家打打,都是一團和氣的。

吳三桂更加放心了,他便是命令蜀地和陝西南部之軍,作好準備,要北上陝西,全佔陝西一省。這樣就切斷了張必武與西北的聯絡,他的騎兵可是在西北訓練的,沒有這個大的牧場,對於張必武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哪怕他心裡有再多的不爽,他也不能怎麼樣。

吳三桂是躊躇滿志的,他在笑,他在自以為是。就在這時,尚之信和耿精忠的急報來了,是在向吳三桂求派援軍呢!

因為他們在與鄭成功是互相誰也不理誰的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