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一緊了,哪怕是他的皂纛樹起,能告訴他的將士們,他吳三桂還沒有逃,全軍還沒有撤退,只是這互相殘殺,要穩定下來,以把這一支敵軍給除掉那就難了!
是的!暗號,可以用吳軍夜裡所使用的暗號來讓大家停止自相殘殺,只是時間上已來不及吳三桂去這樣做了。
張必武當先衝到敵軍,他大叫一聲,手中的槍幻化出好幾條蛟龍,“嗖嗖嗖”的數下,接連就有好幾個敵兵中槍倒於了血泊之中了。
鄭成功也在另一邊衝到,他大叫:“殺啊!大家跟我一起殺敗吳軍!”吳軍中樞暫時地失控,再加上被強力地衝擊,士都沒有了鬥志,一個兩個跟著潰敗了。
夏國相可不想接受這一結果,他大叫:“不要停!大家衝啊!再打下去!”沒有用!兵敗如山倒,你是止也止不住了。
吳三桂咬了咬牙,真是惱啊!惱又有什麼用?
吳三桂是勉強地擠出了一絲笑容,說:“國雄兄啊,看來你一直不信任我啊!你要是讓你的軍兵偽裝成我軍,你起碼要製造,要準備不少的旗幟才行啊!這可是要不少的時間才行啊!要不是提防我,早就準備好軍裝和旗幟,不然的話,就算你想到此妙計,任在你短時間內,你想辦也辦不到!你很棒啊!我的勁敵!”
吳三桂便大叫:“撤退!全軍撤退!”吳三桂知道他唯有退出福建,張必武也不敢追擊到廣東的,畢竟張必武要是追擊廣東,就得與留在廣東的耿精忠和尚之信作戰了。
如今耿、尚二人怎麼說也是脫離了滿清,雖說他們的心還不定,尤其是尚可喜還想著怎麼迴歸滿清呢!只是能讓他們暫時不助滿清,對張必武是件好事。
至於他吳三桂,張必武就算是有大的胃口想吃掉他,可沒有這麼大的能力幹掉他吳三桂,張必武能做的就是暫時地放過吳三桂,並且與吳三桂停戰。
吳三桂在敗退之時,他也會向張必武去一封卑詞的信,以告訴張必武,他知道錯了,而這一切全是滿清的挑唆。如今他要再與張必武回到共同抗清的道路上來,就不要再斤斤計較了。
張必武接到了吳三桂的信,他看著信,他在冷笑,吳三桂說得再好聽,他以後還是會再反的,還要再與他張必武作對。
身邊的諸將紛紛提議,如今吳三桂已大敗了,就該全力以赴,全攻滅了吳三桂,把中國的整個南方和西方都統攬於懷中,有這些基礎,再北上以抗清,就能恢復崇禎時的全副疆域了。
張必武當然是比誰都想,可現在的關鍵是,他不能去做,他只好是再與吳三桂先議和。。
同時,張必武也知道了洪承疇在河南打了幾場勝仗,河南那邊的形勢同樣也是不樂觀的,吳三桂的亂來,給予了滿清極好的機會。
嘆氣歸嘆氣,可是要做的還得做!尤其是要借一顆人頭來警示眾人,不要再生出他念來,不然的話,只有死!是的!必死!
要用的人頭是誰的?正是侯方域的!侯方域想要北逃,他認為張必武與吳三桂一戰是必敗的,再呆在這裡也沒有意義了,不如逃到北方,那樣就能吃香喝辣的,而在張必武處,雖是名為好友,卻一點好處也沒有。
什麼家國大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享受到美好,盡得榮華富貴!為此,侯方域的離開是肯定的,張必武早先知曉,便讓人把侯方域給捉了起來。
至於侯方域是必然要殺的,可是要殺他,還得由錢謙益來數落侯方域的罪名。
侯方域通敵賣國,背主求榮,且掛名忠漢,卻一再地屈從於滿清。如今再叛,就要用侯方域的人頭來警示所有的人,不管是誰,要是背叛的話,他的下場就只有一死!
可以說,張必武在戰敗了吳三桂,他的聲威大震,且又執住侯方域,將其所斬。哪怕一些文人再怎麼議論張必武,張必武也不怕。
大丈夫做事,又怎麼在乎別人的議論呢?只要這一件事該做就得做!這就是後面張必武納李香君不怕的原因。
在錢謙益的數罪之下,當然還有陳之龍、楊友龍等也在數落了這位昔曰的好友,侯方域的罪就定死了。侯方域被菜市,當著眾人的面被斬首了。
一下子文人大驚,因為張必武已向所有文人表示了,你們必須做好選擇,你們是要站在哪一邊?是他張必武還是滿清!不管是誰,只要他一有搖擺,那麼就必殺!
這一下,文人一見到了被高懸示眾的侯方域人頭,他們都在搖頭擺首了,一個兩個都是怕極了。
有文人說:“唉!自古以來,只要是讀書人,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