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必武是拍著胸膛保證著說呢!他說得是氣壯山河啊!
哇達姆摩聽到翻譯所說的,他不由是長出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的命是保住了,雖然並不懂張必武話中是要保護他,不放他回去是真是假,只是現在他是階下囚,除了一律聽從張必武之外,別無選擇了。
張必武便是示意讓人把哇達姆摩給帶下去,好好地款待他,不能怠慢了。
身邊的諸將,如武勳和熊縱橫就不解了,好不容易把膽敢與大明作對的哇達姆摩給捉住了,況且現在緬甸國內也有反他的勢力,就算是把他給殺了也沒有什麼不可的,為什麼張必武非得放了他呢?
張必武看著他們是狡黠地一笑,說:“你們說說看是一個國家有一個共同的君主好呢,還是有兩個,甚至於更多的君主好呢?”
諸將自然是回答:“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共同的君主的話,那麼就能讓國家迅速地強大起來了!要是有兩個以上的君主,就會內亂,國家實力大大地受損!就像我們現在一樣,有主公您、滿清、吳三桂,三家紛爭,天下無共主,故我大明就不再有往常的輝煌了!”
“對!”張必武就是在等這一句話呢,說:“沒有錯!你們說得一點也沒有錯!”
張必武含笑著看著他們,說:“要是緬甸有好幾個國王,他們就要互相爭鬥不休了,想要削平,一統,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是極需要時間的。且就算是統一了,也會元氣大傷,又怎如一個強大國王之時啊?鄰國的強大,就是我國的不幸了!”
張必武又環視諸將:“所以我現在暫時把哇達姆摩給囚禁起來,讓緬甸國內都認為國中無主,誰也不服誰,便是大打出手了!到那時我再把哇達姆摩給放出去,就會再造親皇派。他們自然是你打我,我打你個不休了!又怎麼會再現萬曆年間犯寇之事呢?”
張必武話一頓,說:“要是我們殺了他的話,一旦統一了緬甸的新國王是個雄才大略的主,會不會以此來號召反而要與我為敵呢?畢竟我們還沒有消滅滿清啊!所以我不殺哇達姆摩,哇達姆摩是個孬種,沒有大材,他能再登國王,想起今天之事,他的膽子嚇破了,他也不會與我們為敵。”
“況且黃起這一戰,打得緬甸人心驚肉跳的,倖存的緬兵都會牢記著此敗,以及這一段恐怖的經歷,他們還怎麼敢再來與我們作戰呢?只要緬甸不來挑釁,我們就等於能保西南安寧許久了!”
諸將一聽張必武所說的,才佩服張必武,張必武是在考慮到很多事,他才做出這樣的決定來啊!
諸將便是一抱拳,他們說:“主公神算,我等不如!”張必武說:“我還要讓哇達姆摩到昆明城下呢,我要讓他好好地向吳軍曉諭我的大義,讓吳軍更加不能有與我再為敵之心!”
張必武說著,還真幹了,他自然不會親自出面的,讓別人去對哇達姆摩說就可以了。
想哇達姆摩一心想著保命,他又怎麼會不去做呢?他便是滿口的承諾了,親自到了昆明城下大叫。
哇達姆摩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透過翻譯,大聲地喊出來,讓城中的吳軍將士都好好地聽聽。
吳三桂聽聞訊息,他也親自來到了城頭,他一眼就望出了哇達姆摩,如今連他也被擒了,他身不由己,除了幫張必武說話之外,還能怎麼樣啊?
只是吳三桂多了擔心,他怕軍心更加地動搖了,那時更難收拾了。只是又能有什麼辦法?
殺掉哇達姆摩?不!那是不行的!這樣張必武就能向緬甸國表明是他吳三桂殺死了哇達姆摩,以後緬甸國就會為他們的國王報仇了。
當然現在緬甸國或許已經是四分五裂了,只是他吳三桂就算能度過此劫,就得面對一個復仇之國了!
加上殺哇達姆摩也只能是讓將士們的心更趨向於瓦解,此等不明智之舉,吳三桂自然是不會為之的。
張必武又是令人把蜀地很多人聯絡張必武,讓張必武攻入蜀地以驅遂吳三桂所置的官吏信件全擺了出來。不止如此,蜀地起義的事是此起彼伏的,張必武把此事也一併給昆明的守軍們知道了,讓他們更覺得勝利無望了。
這不,城頭上的吳軍開始交頭接耳了。“蜀地都不保了嗎?”“蜀地本來就不穩固,還不如昆明的統治穩固呢!”
“唉!要是連蜀地都不保了,我們剩下的就只有昆明一城了!還怎麼對抗張必武啊?”
“就算是滿清與王上聯合,可是遠水難救近火,且滿清是沒有信用的人,他們也未必會出兵啊!我們的未來可是黯淡得很啊!”